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12-14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当强冷空气侵袭时,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会对身体健康、安全生产、道路安全等造成不利影响。如何更好地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公路安全行车有什么技巧?
气象灾害——寒潮
寒潮是指冬季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寒潮主要危害
1.寒潮大风:寒潮大风是由寒潮引起的大风天气。风力通常为5级~6级,当冷空气强盛或地面低压强烈发展时,风力可达7级~8级,瞬时风力会更大。
2.寒潮冻害: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作物冻害、河港封冻、交通中断,常会给工农业带来经济损失。
3.寒潮雪灾:在寒潮过程中,最突出的天气是降雪(雨)、大风和剧烈降温。
●应对方法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4.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气中毒。
5.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6.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舶及时返航。
7.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气象灭害——霜冻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通常出现在秋、冬、春三季。它与霜不同,霜是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冻时并不一定是霜。
●霜冻主要危害
1.危害机理: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细胞间隙的水分形成冰晶,细胞内原生质与液泡逐渐脱水和凝固,使细胞致死。解冻时细胞间隙的冰融化成水很快蒸发,原生质因失水使植物干死。
2.园林植物的危害:霜冻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使植物组织细胞中的水分结冰,导致生理干旱,而使其受到损伤或死亡,给园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3.对农作物的危害:玉米、大豆、棉花等秋收作物在成熟前对霜冻非常敏感。受冻后的叶片变得枯黄,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常造成大幅减产。
●应对方法
1.灌水法: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
2.遮盖法:利用稻草、麦秆、草木灰、塑料布、尼龙等覆盖植物,可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
3.熏烟法: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而烟雾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4.施肥法:在寒潮来临前施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
气象灾害——暴雪
暴雪指自然天气现象的一种降雪过程,它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暴雪预警信号分为四种: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当暴雪天气来临时相关部门应做好暴雪预警信号应急预案,提醒人们做好各方面应对措施。
●暴雪主要危害
1.暴雪及其伴随的大风降温天气,会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会破坏交通、通信、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使城市断电、断水、压塌建筑物。
2.会冻死、冻坏农作物、牲畜,会加重虫病害的发生,影响来年产量和品质。
●应对方法
1.大家尽量待在室内,不要外出。
2.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避免砸伤。
3.如果发生断电事故,要及时报告电力部门迅速处理。
4.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信息,避免因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停航或封闭而耽误出行。
5.非机动车应给轮胎少量放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
6.驾驶汽车时要慢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距离。车辆拐弯前要提前减速,避免踩急刹车,有条件要安装轮胎防滑链。
气象灾害——冻雨
冻雨(气象学名雨凇)是一种低于0℃但未冻结的过冷水滴,是来自于高层冰晶云层中的雪花,遇到了高于0℃的气层,融化成“雨滴”继续下降。进入近地面气层时,由于遇到低于0℃的气温,一部分可能冻结成“冰粒”,但大多数来不及冻结,成了低于℃的过冷水滴,落到地面,在一些低于0℃的物体上“安家落户”,冻结成雨凇。
●冻雨主要危害
1.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
2.田地结冰,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另外,冻雨还能大面积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
3.冻雨大量冻结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电话线,严重的冻雨会把房子压坍,飞机在有过冷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时,机翼、螺旋桨会积水,影响飞机空气动力性能造成失事。
●应对方法
1.当冻雨发生时,要及时把电线、电杆、铁塔上的积冰敲刮干净。
2.在机场,要及时清理跑道和飞机上的积冰。
3.对于公路上的积冰,及时撒盐融冰,并组织人力清扫路面。
4.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
5.驾驶汽车时要减速慢行,不要超车、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应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如何防滑?
●人员防滑常识
1.及时清除装置、道路、楼梯、通道上的积雪、结冰。
2.高空冰凌也要及时清理,清理原则是先高空后地面。
3.在主要通道上设置防滑设施,如防滑毯、防滑垫等。
4.在存在滑倒风险的地方,设置安全提示标语。
5.冬季雪天出行应穿防滑鞋,在人行道上行走,步行速度不要太快,步幅要小,双臂来回摆动能起到平衡作用。上下楼梯时,必须扶好扶手,沿梯阶逐级上下。
6.如果不小心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腕骨折,可用胳膊肘作支撑,同时要注意保护头部不被碰到。摔倒后也不要急着起来,检查一下身体哪些部位疼痛。一旦骨折,切不可乱揉乱动,应用围巾、书本等固定好骨折部位,立即到附近医院治疗。
●骑自行车防滑常识
1.车胎气不可太足,将气放至平时充气量的2/3为好。
2.尽量放低车座,与前面车辆保持3米以上距离,防止前车滑倒绊着自己。
3.不要急刹车,否则会使车轮打滑、失去平衡。
●驾驶摩托车防滑常识
1.驾驶者进入弯道欲刹车时,尽量多用后刹,因为前刹容易发生侧滑。
2.刹车时尽量使车身与路面保持垂直,经过结冰严重的地段时尽量不要刹车,最好用油门控制车速。
●雨雪天公路安全行车技巧
1.出车前应加强对车况的检查,特别是灯光、转向和制动系统应有效可靠。为防止车辆甩尾,可将前后轮制动器调整为同步制动。
2.上高速公路前应尽量了解最近的天气情况和沿途道路通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行程。上高速公路后也要注意观察路面上可变情报板的提示,并按照路面上的提醒信息行车。
3.严格保持行车间距,特别是冰雪路面的阻力很小,在冰雪路上转弯或下坡时必须将车速控制在能够随时停车的低速;加速或减速时,加减油门都应缓慢,以防打滑。驾驶员应根据地形、车速和载重量等,与前车保持正常行驶距离的2倍以上。
4.如果中途遇到雨、雾、霜、冰雪等恶劣天气,车辆内外温差较大,前挡风玻璃出现雾气时,千万不可拿出棉布、毛巾,边开车边擦拭玻璃上的雾气,因为一个小动作可能引来大祸。应利用车内空调器调节车内温度,消除挡风玻璃上的雾气,以免影响开车视线。
5.途经事故路段堵车现象严重时,要减速慢行,加大车距,按序行车,不要随意变更车道超车和在硬路肩上行驶。
6.遇到有打滑现象,不要急刹车,不要猛打方向,要降低车速,同时进行点刹,让车慢慢停下来。 (本报综合)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