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让“请家长”成为一件开心事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11-17

吴维煊

只要提到“请家长”,许多人马上会想到“犯错误”。的确,一直以来,如果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教师一般会通过“请家长”的方式解决问题。由于犯错误,才让学生才“请家长”,导致教师要求“请家长”时,学生往往会极不情愿,家长不愿意来但又不能不来,学生之间也议论纷纷。

可以说,“请家长”不仅令教师、学生及家长三方都极不开心,还可能导致师生关系更加紧张,甚至可能会因为“请家长”让事态升级。

但是,如果将“请家长”和请一些行业中的好典型家长结合起来,将产生更加积极的社会效应,对孩子的教育也很有好处,同时加强了家校合育,从而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

就一所学校而言,几百甚至上千名家长,他们工作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从事不同的职业,许多家长的成长经历就是一本教科书。特别是部分成绩突出、为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家长,应该成为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在适当的时机,将这些家长请到学校讲讲他们的奋斗历程,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基于此,学校应将“请家长”的外延进行拓展,高度重视家长教育资源的利用。“请家长”可以是学校层面的,也可以是班级层面的。例如,各班主任在开展家校合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将适合来校的家长信息报给学校,学校建立家长教育资源库,制定“请家长”及家长教育实施计划。根据学校阶段性教育目标,利用每月一讲等形式,请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家长到校与学生交流及作演讲。当一位家长取得突出成就时,比如获得重大奖项、作出突出贡献以及一些凡人善举感动了社会等,应及时将家长请到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励志教育。

在开展主题班会及其他班级活动中,学校及班主任也应注重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适当的时机请与活动主题相匹配的家长到班级中,对学生进行人生启迪。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励志教育,也能让学生在与各行各业的家长接触中,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这样的“请家长”让大家都开心,可以更多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