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专家“把脉”话未来 破题发展引蝶变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运城思客会主论坛主旨演讲摘要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11-10

11月7日,“聚河东 话未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运城思客会在运城深航国际酒店举办。

活动分主论坛和分论坛,形式包括主旨演讲、圆桌对话。来自国内各界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河东、共话未来,围绕活动主题,立足各自研究领域,从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旅游发展格局构建、生态治理与保护、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角度,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主论坛上,6位专家学者先后进行了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和采访摘要。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

用文化力量 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单霁翔是长期投身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头人之一。在主论坛上,他以中国申遗历程为切入点,运用大量翔实的案例,生动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为运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此前,单霁翔不止一次访问运城。据他回忆,在2005年结束山西调研之行后,他便牵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修缮运城、晋城、长治、临汾等地的中国早期木结构古建筑。围绕本次论坛主题,他提出要“用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我们不仅要让文化遗产‘保起来’,更要‘美起来’‘活起来’。”单霁翔说,要让文物融入现实生活,利用它们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霁翔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运城是黄河沿线闪耀的明星,要保护好运城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运城市要与上、中、下游地区协同发展,同时突出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和自然资源,提升其价值,并将更多价值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使大家能够亲近、热爱、尊重它。

山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省份,运城是数量最多的地级市。单霁翔表示:“我们要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盐湖还是关公文化,都应该成为世界遗产,我们应该为此不懈努力,争取让它们早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

夯实制度基础促发展

高培勇是我国宏观经济和公共财政领域的权威人士。此次论坛上,他为参会人员解读了夯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度基础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为山西、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他说,在绿色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运城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启动了盐湖生态环境修复的工程,不断加大退盐还湖生态修复的力度,让千年盐湖在绿色转型发展中迎来了新的机遇。

他认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本上要靠制度建设,将成本效益分析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建设体系。在发展中,要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实际行动为做好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程付出更大、更多努力。

◆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

以城市为核心 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

主论坛上,张辉立足运城区位资源优势,阐释了当前运城旅游业在空间形态建设、产业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开发潜力,为运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张辉表示,运城应通过借助文化资源、文化形态、文化要素来推动旅游发展,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运城应以旅游城市为核心,构建起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建议按照旅游要素的独立化发展趋势布局业态。同时,要加速旅游产业与交通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旅游”方式为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赋能,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为依托,构建旅游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此外,他建议构建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挖掘运城的建筑、戏曲等各种文化元素,将其与现代人的需求有机结合,进一步凸显运城的旅游文化品牌。同时,还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服务,构建研学旅游的产品体系、空间体系,以及以平台经济为主体的营销体系,充分用好本地各种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

牢牢抓住产业振兴主动权

张红宇在主论坛上作了《绿色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永恒的主题》的演讲,他表示,运城要打好历史传承这张底牌,牢牢抓住产业振兴主动权,塑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山西范例。

张红宇说,乡村振兴首先要聚焦产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主动权。运城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及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略,比如“三个运城”“四个农业”。在这个前提之下,运城着眼于生态振兴,释放农业的非物质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打好历史传承这张底牌。另外,人才振兴也很关键,运城的土地托管、半托管,也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这就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把经验推广开。

抓住了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再把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抓起来,运城乡村振兴就有了一个着力点。运城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了,就可以在山西建设农业强省的过程中,率先实现农业强市的目标要求,为山西塑造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范例。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教授张红武

既要唱好“重头戏” 也要唱好“大合唱”

在主旨演讲中,张红武对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保护进行了全方位解读、研究及战略思考,并对运城高质量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他表示,做好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大文章”,沿黄九省(区)既要唱好自己的“重头戏”,更要加强区域协同,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张红武看来,运城的独特性体现在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联系紧密。对运城来说,盐湖的保护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给河东大地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希望国家对盐湖的生态保护给予支持,当地政府也应该对盐湖周边的水质、地质等生态问题更加重视。

◆知名经济学者马光远

讲好运城故事 提升城市影响力

此次论坛中,马光远以“中国经济新周期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题,对中国经济新周期与产业趋势进行了精彩解读,让与会人员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和活力。

马光远说,讲好地方故事,对地方的发展、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特别重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产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特色,是引领。地方要做特色产业,深耕产业,形成集群和合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是一篇好故事,每一个区域都可以因地制宜地讲好自己的故事,构建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型,实现经济和地方的发展。运城要从历史、文化等方面讲好运城故事,提升城市影响力;要把运城的区位、产业优势进行广泛宣传,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下,挖掘本地优势、特色,讲一篇好故事。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