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0-23
朱子钰
石榴原产地为伊朗、阿富汗等。最普遍的说法,我国的石榴是在汉代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东汉张衡的《南都赋》中记载“乃有樱梅山柿,侯桃梨栗,梬枣若榴,穰橙邓橘。”“若榴”即石榴。西晋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这也是被后人引用得最广泛的关于石榴的来源。
古人眼中,石榴是“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实际上,古籍中关于石榴的别名繁多,如安石榴、丹若、天浆、海石榴、金庞、金罂等,足见古人对石榴的重视。
古人爱石榴,最直接体现在讴歌石榴的诗句中,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经典名作。“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丹华灼烈烈,璀彩有光荣。”建安才子曹植盛赞石榴花的灿烂多彩。唐代,石榴果树栽培种植得到了较大发展,石榴文化深入人心。据统计,《全唐诗》中至少有93处描写石榴,或与石榴相关。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长安甚至出现“榴花遍近郊”的盛况。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韩愈勾勒出石榴花开得绚烂多姿,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酸辛犯葱岭,憔悴涉龙沙……绿叶裁烟翠,红英动日华……”元稹在《感石榴二十韵》中描绘传递石榴的艰辛,赞美石榴花的美丽。“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李商隐将石榴作为纯洁爱情的象征,描写石榴的美艳,表现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石榴寓意吉祥团圆、和谐幸福,亲朋好友互赠石榴,中秋用石榴祭月、品尝石榴的习俗一直流传,以示美满幸福。此外,民间将开口的石榴作为绘画素材,称“榴开百子”或者“石榴开口笑”,寓意多子多福。(《大众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