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我市在全省率先落地“一业一证”改革,破解“不准营”难题,大幅压缩审批时限—

从“576天”到“91天”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10-23

记者 陈永年

日前,山西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全省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案例,我市“‘一业一证’改革率先落地,破解‘不准营’难题”名列其中。

我市实施“一业一证”改革以来,涉及28个行业的23项审批事项,仅审批时限一项,就从576个工作日压缩至91个工作日,压缩幅度达到84%。

同时,“一业一证”改革涉及28个行业的8个部门,已全部进驻市县政务服务大厅“一业一证”综合受理窗口,办事群众在“一窗”即可享受“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证准营”的高质量政务服务。

截至9月底,市县两级行政审批系统已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564件,“一业一证”改革正在运城走深走实。

为啥做——

“一证也能闯天下”

去年12月30日,运城市星城酒店有限公司负责人委托代表在盐湖区政务大厅“一业一证”综合受理窗口,领取了酒店行业综合许可证,成为盐湖区“一业一证”改革的首批受益者。

要开办酒店,除了办理营业执照获得“准入”资格外,还需要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经营许可、烟草专卖零售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门头牌匾设置等6个“准营”事项。

以往,办理这些事项需要跑多个窗口,需要多个部门审批,且有些事项办理时有前置审批,需办完前一个事项才能进行下一个事项。

“一业一证”改革后,只需在盐湖区政务大厅综合受理窗口提交一份申请材料,不同许可项目申请材料性质或内容相近的无需重复提交。随后,由窗口工作人员将受理业务分发到相应的业务审批部门,6个事项同步开展审批工作。各部门审批完成后,将结果上传到综合出证窗口,统一制发一个行业综合许可证。

进一扇门,提交一套材料,办多个证;时限压缩,效率提高,流程精减。这既是“一业一证”改革的红利,也是改革实施的初衷。

所谓“一业一证”,就是将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以星城酒店为例,过去需要分别办理6项“准营”许可,现在只需领取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就能“闯天下”了。

去年年底,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制度优势,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省印发《山西省“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将市场主体进入特定行业涉及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载明各项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一码亮证”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大幅度降低行业准入成本,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提高集成化服务效能,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不跑腿”。

从最初的“先照后证”,到随后的“证照分离”,再到如今的“一业一证”“多证合一”,我市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提升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一业一证”不取消现有行政许可事项,不改变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法律效力和法律关系,只对一个行业现有的多个许可证实施物理打包,通过重塑行业管理架构、优化审批流程、改进审批导引方式、精简行业审批条件,实现行业内办事“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证准营”。

按照“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原则,我省第一批选取餐饮、便利店、药店等事项关联度高、办理频次高的28个行业组织实施,逐步扩大改革领域和范围。

早在2020年,我市就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动食药领域“一业一证”改革试点,通过“四证合一”,大幅减少了跑腿次数、提高了审批效能,试点成果得到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的高度认可。

去年12月,全省改革推行之后,我市又印发了《运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做好“一业一证”改革的通知》,要求十三县(市、区)和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23年1月底前完成行业综合许可证的首证发放,于6月底前至少推动“5+3”改革任务完成(即5个规定改革任务和3个结合实际的自选改革任务)。

如今,不管是行业综合许可证的办理数量,还是改革工作全域推进的质量和运行模式的成熟度,我市都走在全省前列。

怎么做——

“进入一家门能办多件事”


进入盐湖区一餐饮店,饭店行业综合许可证就挂在吧台后方的墙壁上。扫描证上的二维码,可以查看其中包含的多个具体的许可证。看似平淡无奇的行业综合许可证的背后,是办事流程、效率和理念的变革和再造。

盐湖区作为中心城区所在地,许可事项办理数量最多,既有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又有着独特的个性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市“一业一证”改革工作的“突破口”。

在改革大调研时发现,城市户外广告管理、烟草许可、消防检查等事项审批权限在市级,身处中心城区的企业和群众在办事时,需要到不同层级的审批部门,多次提交申请材料。而且不同部门的审批标准并不统一,给办事群众带来一些困扰。

要破解办事企业和群众“找不到庙门”或需“找多家庙门”的难题,就要实现相关审批部门和事项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两集中两到位”;要破解各个行业审批“各唱各的调”的问题,就要进行标准化梳理,形成规范统一的行业办事指南。

这,绝非易事——

2月10日,我市召开“一业一证”改革研讨交流会,搜集整理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3月10日,我市召开推动盐湖区“一业一证”改革问题联络员工作协调会,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成立“一业一证”问题整改工作领导组,市级6家相关单位逐一汇报,列清需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并组织各相关单位认领;

3月14日,我市召开“一业一证”改革专题调度会,市直相关单位汇报指导盐湖区相关职能单位入驻盐湖区政务大厅的推进情况;

4月7日,我市召开“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推进会,围绕存在的8类问题,交流各自的新思路和创新做法;

5月23日,我市召开运城市“一业一证”改革盐湖工作推进会,集中解决盐湖区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问题;

5月29日,我市召开“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推进会,就全市“一业一证”改革事项的办事指南、流程等工作规范进行研讨交流;

6月1日,我市对“一业一证”改革事项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范进行集中会审;

7月21日,我市召开全市“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推进暨业务培训会,专业人员理论授课,开展资料展评,进一步梳理问题;

9月8日,我市召开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赴西安市考察学习“一业一证”改革情况成果交流会;

……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运行管理科科长贾崇凯说:“今年以来,围绕着‘一业一证’改革,从局领导到牵头科室,都分层级做了大量的协调和沟通工作,最终取得了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的支持,涉及改革事项的审批部门全部入驻政务大厅。”

盐湖区的试点获得成功之后,此项工作作为改革落实的一项硬性指标,被要求在市县两级同步执行,全市统一推进。

针对审批部门标准不一“各唱各的调”的问题,市“一业一证”改革领导组办公室牵头,在充分征求市直各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等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最终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1个月左右的集中攻关,形成了28个行业的标准化办事指南,以及路径畅通、科学合理、详细完整、一目了然的“一次性告知清单”。

记者在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采访时看到,28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厚厚一本标准化办事指南,审批事项、实施机关、实施依据、申请条件、提交材料、申请方式、办事流程、办事时限等内容详细、体例统一。每个行业还配套有一次性告知清单,是针对办事群众的办事指南简化版,主要突出材料清单、审批期限、申请方式等内容。

在人员入驻、办事标准规范之后,全市“一业一证”改革,以统筹实现“六个一”为抓手(即“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证准营”),推动“一门、一窗、一次”改革,推动更多事项的并联审批和集成服务,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群众对改革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做得咋样——

“为全省改革蹚路”


今年7月底,罗永平在永济市城区新开了一家咕噜鱼店,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门头牌匾设置备案。

两个许可事项,法定办理时限分别为8个和1个工作日,因为采用了并联审批,整体办结时限以其中最长用时的一项为顶格——罗永平全部办完,用时8天。

当然,这是“一业一证”改革之后的情况。改革之前,食品许可证的法定办理时限为30个工作日,后者同样为1天。

如果要办大型餐饮企业,还需要办理烟草专卖许可证和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加上这两项,原来的法定办理时限为59个工作日,“一业一证”实施以后,全部办完同样仅需8天,效率提升更加可观。

“一业一证”改革涉及的28个行业19项审批事项,如今审批总时长已从576个工作日压缩至91个工作日,压缩幅度达到84%。

通过“一业一证”改革,不仅在许可事项上压缩了办事时限、提高了服务效率、减少了群众跑腿频次,客观上还推动了其他事项的解决。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就是其中一个。

根据规定,我国对在公共场所直接从事食品、化妆品、药品、饮用水生产经营等人员,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进行健康检查,合格的出具“健康证明”。健康检查属于公共服务项目,费用由属地财政解决。

虽然健康检查不是行政许可项目,但健康证却是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我市此次也将其纳入了“一业一证”改革范围。

“全市‘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市卫健委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的通知》,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门安排。”市卫健委疾控科科长王晨昭说。

在这份“运卫疾控函〔2023〕347号”文中,市卫健委明确要求全市各县(市、区)卫体局、市疾控中心——

缩短办证时间: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发证的工作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减到5个工作日;

推动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预防性健康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市级预约检查和证件查询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年底前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要能在统一平台上进行预约和证件查询、打印;

推进全市证件互认: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提供的营业执照、介绍信(委托书)全市范围内互认,可随意选择检查机构;

增设检查机构:中心城区的检查机构由两家增至4家,各县(市)由原来的一家增加至最少两家,全市实施健康检查的机构已经增至29家。

目前,盐湖、临猗的“预防性健康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接入市级系统。进入“运城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微信公众号,健康检查的注意事项、材料清单、检查机构地点、联系电话等信息极为详细。办事者可以选择预约的日期及时段,不用排队,随到随检,而且不用再跑一次取证,可以方便地在网上查询并打印。

借着改革的“魔力”,类似健康检查的事项,都有了新的破解方案与推进力度。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王建斌说:“在推进‘一业一证’改革中,我们初步实现了28个行业的‘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证准营’。下一步,还要结合我市实际,逐步扩大改革领域和范围,推动更多事项关联度高、办理频次高的行业实现‘一业一证’,让更多企业、群众享受到政务改革的红利。同时,积极探索总结‘一业一证’改革的‘运城做法’,为全省的改革蹚路先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