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走进田间课堂 感受劳作之美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10-20

记者 杜磊 见习记者 陈怡霏

劳以启智,动以润心,世间之美,皆由劳动创造。让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生产劳作,把脚步落在扎实的土地上,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10月14日、15日,我市不少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走进野趣大自然农场,开展劳动实践研学活动,在“田间课堂”里化身“小小农夫”,了解植物习性、学习扎染手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在集体劳动中享受收获的喜悦。

扎染课堂新体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农耕研学收获丰

上午9时,孩子们乘坐校车来到农场,换上统一的劳作服,戴上花头巾,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信心满满地挎上篮子向玉米地出发了。

“老师,这个玉米和我在菜市场见到的不一样”“老师,玉米秆好高呀”……

“是的,你们在菜市场里看到的只是玉米的果实,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玉米作物,包括根、茎、叶。一会儿我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成熟的玉米。”

接到任务的小朋友们立即行动起来,三三两两结成一组,开始寻找,不一会儿便确定了目标,成功将玉米摘下。采摘、剥皮、运送……孩子们以游戏的形式体验着农活,感悟着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此刻,不远的红薯地里传来孩子们一阵爽朗的笑声,原来是他们挖到了一个“迷你”红薯,虽然只有两根手指般粗细,但孩子们并没有“嫌弃”,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声禹幼儿园园长杨娜说:“走进户外田野,孩子们都特别兴奋,我们把课堂搬至户外,让孩子在自然中体验式学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把教育融入生活,让孩子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学习坚持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团体协作能力,让孩子们在户外收获更多的快乐。”

采摘玉米欢乐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手工课堂新体验

“你看这个是我做的!”

扎染课堂上,一名小朋友高兴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扎染,特别有趣,染出来好漂亮,我想把它送给妈妈”。据手工课堂的田老师介绍,教给小朋友的扎染是简化后的版本,既方便儿童操作,也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先将手帕在清水里沾湿、拧干,然后用皮筋扎成喜欢的形状,再用滴管滴上不同颜色的染料,静置一会儿,解开皮筋,冲洗、晾干就形成了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手帕”。

除了扎染以外,农场还开设了拓印、石磨等传统手工课程,在教授传统手工艺的同时,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动手能力。一名小学老师表示:“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参与度特别高,不仅学习了相关工艺,而且认识了许多平时看不到的农具,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独轮车运玉米活力四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探索自然趣味多

“浑水摸鱼”、丛林“探宝”、套大鹅……孩子们来到了自己最期待的环节。通过实地探索,孩子们循着蛛丝马迹,找着埋在林中的“宝贝”,与可爱的小动物亲密接触,享受着欢乐的自然时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野外生存能力,还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深入思考,不断在大自然中发现美、看见美。

来自关铝幼儿园的晋梓朔小朋友说:“虽然我一次都没有套中,但看到漂亮的大鹅我还是特别高兴,结果反而不重要。”家长董娜说:“我没想到孩子这么胆大,与动物互动时一点儿也不害怕。其实,孩子们有无限可能性,作为家长应该多让孩子去经历和锻炼,这次的研学体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孩子能更贴近生活,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

“久居城市的孩子们,只有亲身感受秋收的田园,才能真正探究、学习、实践,从而激发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研学活动负责人表示,开展户外劳动实践研学就是为了把知识融入生活,把育人渗入细微,坚持“五育并举”融合实践下的劳动教育课程,从知识到实践、从课堂到生活,充分发挥劳动课程的优势,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鼓励孩子向外探寻、向内扎根,让孩子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了解更多关于劳动、关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尊重自然、热爱生命,从而在学习中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图片 记者 朱超逸丁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