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和美皋落

——记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垣曲县皋落乡皋落村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9-20

记者 苏黎原 张剑冰


一条亳清河,一串食用菌棚,这是皋落村的地理标志。范雪静 摄

垣曲县皋落乡皋落村“绿水青山”、风景如画,因大规模种植羊肚菌发了财而变成“金山银山”,于近日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村上下开始描画和美乡村的新风景。

皋落古街开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范雪静 摄

羊肚菌丰收了

说到皋落村,首先就必须说一说羊肚菌。

皋落村地处中条山深处、亳清河畔,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面积达18平方公里,耕地却仅有5020亩,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

多年来,落户皋落村的娟娟香菇、福君木耳等企业,就是依靠种植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发家致富的。另外,菖蒲酒业、舜乡干果、鼎诺种养等种养加企业发展得很好。

早些年,羊肚菌是野生菌种,农村无法人工种植。然而,2021年,画风突变,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专家来到这个小山村,推广羊肚菌种植技术。

为了确保羊肚菌种植成功,皋落乡党委、政府和皋落村“两委”,聘请该学院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严格把控技术数据,攻克了羊肚菌生产技术的“高门槛”,抓住了国家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在经营模式上,村“两委”创新采用土地流转、就业务工、承包经营、收益分红、效益奖金的多种收入模式,最大限度调动了村民、种植户、技术员等多方的积极性。

这两年,羊肚菌销售形势好,无论是新鲜的,还是烘干的,都供不应求。2022年,羊肚菌亩产750公斤,总产值600万元;2023年,以鲜菇亩产1000公斤、每公斤零售160元左右计算,羊肚菌总产值超1000万元。

“皋落村之所以能成功引进羊肚菌,依靠当地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适度的海拔,但最主要的还是掌握了技术。”皋落乡党委书记张晏松说。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2022年,皋落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4万余元,仅食用菌产业就带动320余人就业增收。

成功引进羊肚菌产业的过程充分证明,选准方向之后,干部的工作能力非常重要。干部只有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才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自此,皋落村的发展之路豁然开朗。

近年来,皋落村将提升治理能力作为村“两委”班子“关键少数”的必修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要求党员干部每人联系10户群众,运用党员积分制和民主评议督促党员履职尽责,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积极开展乡村治理、安全生产等专题培训,切实提升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

猴头菇将落地

2020年,皋落村利用上级投资,新建了1个玻璃大棚,棚内一直种植黄瓜、蔬菜等农作物,三年来收益无法达到最大化。今年5月14日,皋落村“两委”干部参加乡政府组织的去陕西省柞水县学习活动,立足皋落乡食用菌专业镇的打造,提议申报3360平方米高标准智能化玻璃大棚食用菌设施建设项目,提升玻璃大棚的效益。

“发展食用菌行不行?”“以前种蔬菜,大家生活必不可少,但是食用菌呢,又贵也不是主食,贸然转型行不行?”在村党员大会审议时,部分党员发出质疑的声音。

“大家听我说——”这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刘生站了出来。他说:“乡亲们,大家看,咱们村有鼎诺合作社、娟娟香菇示范园、福君木耳基地三大企业,种植羊肚菌、香菇、木耳,产业发展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证明发展食用菌前景广阔。玻璃大棚的转型发展思路,是村‘两委’经过考察学习、市场调研后提出的。今年主要是对大棚进行改造,明年咱们种上猴头菇,农闲时大家就来干活,一年都有活干,你们说好不好?”一番话下来,党员们边听边频频点头。“好,那我们支持。”此项目在党员大会上一致通过。

会后,皋落村村“两委”成员,又分别来到在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和普通群众家中征求意见,受到大家一众支持。

有了群众的支持,项目很快开工建设,平土地、打垫层、铺地砖……54架食用菌玻璃棚架将于年底建设完成。

明年春天,这些玻璃大棚内都将种下猴头菇,为皋落村的特色产业再添新军。

与此同时,皋落村还计划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首批利用现有的150亩核桃林,大力发展赤松茸种植,同时实现林上收核桃、林下收赤松茸的双丰收。

有了好的机制,就会在预定的轨道中顺利发展。近年来,皋落村依据“四议两公开”制度,创新实施“六议两公开”制度,科学安排大事要事。今年已商议公开事项20件。“六议两公开”,即上级安排“动议”,村党支部会议“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干部入户征求“民议”,村民大会“决议”;决议结果、实施结果公开。这项制度健全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了基层治理规范运行。

村里发展羊肚菌、猴头菇等重要行动,都是经“六议两公开”程序充分酝酿才最终成为决策的。

美哉,皋落古街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载歌载舞、盛况空前,所有摊点生意火爆,皋落古街一举成名。

今年8月16日至22日,在垣曲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皋落乡在皋落村新建的皋落古街举行第一届“菖蒲杯”特色小吃美食节活动,活动为期7天,以“逛皋落古街 享人间烟火”为主题,举办了木炭烧烤大集合、垣曲六宝大品鉴、农民才艺大比拼、儿童娱乐大狂欢、燕京啤酒大畅饮等五大活动。

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是,活动第一天,皋落古街一下子涌进来4万人,7天下来总共来了20万人次,让皋落村、皋落乡甚至垣曲县人民大吃一惊。

来了就能吃好。活动期间,烧烤店每晚收入在5000元—17000元,销售额累计达100万余元。垣曲六宝大品鉴活动推出了免费品尝活动和“垣曲六宝”预制菜品,销售额累计超过2万元。

来了就能玩好。为群众搭建“‘皋’兴你就来 ‘陶’唱你就上”百姓大舞台,累计现场参与人数达100人次,每晚进入“皋落先锋”抖音账号直播间人数达3000人次,涨粉4万;特别推出唱一首歌砸一颗金蛋活动,持续吸引游客参加,奖品由某啤酒经销商赞助。

浪漫必不可少。活动的最后一天正好是七夕节,皋落村特别推出“相约皋落古街 七夕甜蜜来袭”活动,设置说出带有“皋”和“落”的古诗、你说我猜、指压板跳绳、成语接龙四个闯关游戏。群众闯关成功即可获得一把古风扇子。

小吃节活动热闹非凡,加之皋落乡利用“皋落先锋”抖音账号进行现场直播,累计观看达1562人次,收获点赞次数7447次,使垣曲的乡村旅游名片更加靓丽,为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山城、幸福垣曲”注入了活力。

人人都知道乡村旅游前景好,但上手的多失败的也多,吓得很多村“心里痒痒但就是不敢动”。皋落村就是不信这个邪,自2021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来,在乡党委、政府指导下,重点开展了产业服务中心提升改造、人居环境整治、赤狄文化公园修缮、生态修复、古镇旅游“五大工程”,使古街面貌逐渐显现出来,为村民和商户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打造旅游古街,关键是把当地群众从住户变为商户。建设伊始,街内几乎所有村民对皋落古街能否吸引游客持怀疑态度,群众不愿意拿出房屋,现有的商户害怕前景不好不敢改造店面。一时间,皋落古街的建设按下了暂停键。

“我愿意拿出来。”一个人的声音打破了这沉寂的进程,他是皋落村干部王徐和。他的家位于皋落古街中心地带,里外8间,配套独立院落,被一位商人一眼相中。尽管有万般不舍,但他说:“发展旅游对村里来说是件好事,能让皋落街上红火起来。村干部就是要带头。”他们夫妇二人两天之内就腾出了房子,搬至老院,使“义和源”饭店扎根在了皋落古街。有了带头的,村民们渐渐有了信心,纷纷腾出自家房子供古街发展。目前,39家农户院落已入驻10个商家。

焕发生机的岂止是一条古街,而是一颗颗争相发展之心。

皋落村里还有27亩建设用地,已经闲置了4年。村“两委”计划利用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建设一座设施较为先进的库房,对外承租,发展仓储业,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0万元。

“三治融合”

今年5月,娄下组村民李某某,因为房子屋檐滴水,导致另一村民李某的房子后墙出现渗水,双方产生纠纷,引发多次争吵。皋落村矛盾纠纷调解员、网格员知情后,现场核实情况,对双方进行协调,三天之内圆满化解了矛盾。协议达成后的第二天,李某某就找来施工队,自费对李某的房屋后墙做防水处理,并安装排水管道。两家重归于好。

皋落村山清水秀、物阜民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展现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皋落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凝聚党员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逐步形成党组织领导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自治方面,强化农民主体作用,注重自治引领。规范化落实好“三务”公开等制度。坚持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守,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的过程中教育村民。设立村规民约“红黑榜”,建立“动态调整、一事一议”机制,细化“禁止赌博、禁止大操大办”等村规民约条文,使村民在乡风文明中唱主角,在村民自治中做主人。通过激发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全过程,皋落村探索出一条乡村自治能力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风民风加快向好的乡村治理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乡风新气息。

——法治方面,强化法治基础,注重群众诉求。坚持从广大村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出发,发挥“互联网+”的普法便捷作用,定期邀请“三官一律”进村说法、释法,引导村民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切实增强全体村民在法治建设过程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全面发挥“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联系户”三级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成立2个网格党支部、16个网格党小组,107名网格党员包联1311户居民的三级网格化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护林防火、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信访矛盾调解等乡村治理工作,提升全科网格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水平,有效打通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德治方面,强化以德服人,注重良俗教化。评选出50余个“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大力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引领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共建幸福家园。先后创评191户五星级文明户,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不断培育崇德向善村风民风。皋落村还秉持“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理念,坚持源头预防、常态预警、及时处置的应对举措,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共协调解决8件邻里纠纷。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皋落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皋落村善于从找准经济发展方向入手定准目标、落实责任、推动发展,让党组织力量通过经济链条延伸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把村民凝聚到一块共商共建美好家园。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