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四字姓名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9-05

谭汝为

汉族人取名基本就是两种形式:一是单名,即加上姓两个字的名字;二是双名,即姓名为三个字。由于汉族姓氏绝大多数为单姓,所以汉族姓名以两字和三字为主。此外,还有四字姓名,尽管数量不多,但其历史悠久、形式纷纭,且在当代呈现出发展变化的新趋向。四字姓名大致有以下五种形式。

首先,是“复姓+双名”的四字姓名。如欧阳、司马、诸葛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传统复姓。复姓加双名是四字姓名的基本形式,如司马相如、上官云珠、司徒美堂等。

其次,是“双姓+双名”的四字姓名。复姓是以两字为姓,而双姓却是两个单姓的组合。所谓“双姓”,即源于两家通婚或过继,把两个不同的单姓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双字的新姓氏,并子孙后裔一脉相承,旨在同时继承两家血脉。如浙江的陆费、广东的刘胡、福建钱王等双姓,均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字伯鸿),即为浙江桐乡“陆费”双姓的后人。

再次,是“夫姓+父姓+双名”的四字姓名。在中国港台地区,已婚妇女往往在自己的姓名前冠以丈夫的姓,形成“夫姓+父姓+双名”的格式,如范徐丽泰。而早在上古时期,中国的贵族女子婚后就有以“夫姓”加上“父姓”为姓名的传统规约。如姬姓女子嫁给孔姓男子为妻,就称为“孔姬”。

另外,四字姓名还有“父姓+母姓+双名”的形式。近年来,一些思想开放的年轻夫妇,在为新生儿取名时采用“父姓+母姓+双名”的格式。这种命名格式使得四字姓名大量出现,如张杨舒仪、唐林婉儿等。这种新颖的取名格式可极大减少重名现象,同时体现了男女平等的理念。

此外,还有“单姓+三字名”的四字姓名。改革开放以来,为新生儿取四字姓名的逐渐增多,如张聪颖子、方永正则、齐家若楠等。这种命名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今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