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8-10
□记者 王耀
今年16岁的甜甜(化名),半年前出现了稍微运动就胸闷气短的症状。暑假期间,父母带着她来到市中心医院就诊。检查显示,甜甜的病症为脊柱侧弯。“要命”的是,她的侧弯角度(COBB角)达到81度,必须接受手术治疗。最终,历经7个小时的手术,在脊柱被植入19枚螺钉后,甜甜重新站“直”了身子。该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中心医院在骨科诊疗领域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我市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六年前就出现侧弯
一时大意铸成苦果
据了解,甜甜10岁时就出现了右侧胸背部隆起、脊柱两侧组织不对称的情况。在外地一家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父母,甜甜出现了脊柱侧弯的情况,但程度较轻,需要坚持佩戴支具再配合运动治疗就可以有效控制侧弯进展。
但由于佩戴支具麻烦、不愿意同学看到等种种原因,甜甜一直没有规范佩戴。半年前,甜甜在校跑步,还没跑多远,就感觉胸闷气短,无法坚持。这时,甜甜的父母着急了起来。一放暑假,他们就带着甜甜来到了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相比6年前,甜甜的脊柱侧弯程度明显加深,侧弯角度已经达到了81度。
“现在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心肺功能,必须接受手术治疗。不然的话,侧弯程度会逐渐加重,严重的话会累及脊髓,造成截瘫。”医生的话语斩钉截铁,让甜甜父母下定了决心。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关键在于精确置钉、截骨、矫形。置钉稍有偏差或失败,轻者可能出现脊髓、神经损伤,重者可致患者瘫痪,所以脊柱侧弯矫形手术风险大、难度高,被誉为脊柱外科手术的“皇冠”。
7月22日12时45分,手术正式开始。这也是我市开展的首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融合术。术前,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团队通过多次讨论、详细规划,认真完善术前准备,制定了个体化、完备的手术方案;术中,在麻醉团队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CT三维重建、超声骨刀、自体血回输等先进设备的保障下,历经7个小时,在植入19枚螺钉后,成功完成了这项“运城第一”。
术前81度的脊柱侧弯,术后仅为27度,三维透视显示矫正效果良好。经过半个月的护理,甜甜成功出院。
“从医疗角度,脊柱肯定越直越好,但甜甜之前的侧弯程度严重,如果强行纠直,容易造成神经损伤,极有可能会对她造成二次伤害。目前程度的侧弯不会影响甜甜的身体发育和正常生活。”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医生庾红林告诉记者。
脊柱侧弯逐年高发
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是王道
“抬头挺胸”是一个人仪态良好、精神振奋的象征。然而,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肥胖症、近视后的第三大青少年健康杀手。据新华社报道,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至3%,侧弯人数已超过500万,且发病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
脊柱侧弯不仅会造成脊柱外观畸形,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还会影响孩子的活动功能,甚至对心肺等其他脏器和神经造成压迫和损伤,影响孩子的一生。
脊柱侧弯分为非特发性脊柱侧弯和特发性脊柱侧弯。其中非特发性脊柱侧弯有明确的侧弯原因,一般是由于疾病造成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指脊柱上的每节锥体结构都没有异常,但整个脊椎发生排列上的侧弯,且无法确定侧弯的具体致病原因,这种特发性脊柱侧弯占整个脊柱侧弯人群的80%。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在青春期出现,患者中女孩居多。书包太重、低头玩手机、不良坐姿等会加速脊柱侧弯的进展。据悉,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一旦患有脊柱侧弯,随着生长发育进展,侧弯极易恶化,导致度数增长。临床表现为双肩不等高、一侧背部或腰部隆起、胸廓不对称、腰线不对称等,在X光片里,脊柱扭曲呈C形或S形。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自查——让孩子双脚并拢,双膝伸直,躯干前屈90度,双手自然下垂、合十指向脚尖,父母可以从背部用手指触及孩子的脊柱,从颈椎到腰椎自然滑下,感受脊柱曲度,观察双侧背部和腰部的水平切线是否等高。如果脊柱两侧不等高,最好还是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据悉,市中心医院于2023年2月开通了脊柱侧弯门诊,门诊在精准评估的基础上,将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为患者量身定制专业诊疗方案。据了解,目前来说,弯曲角度小于40度的青少年脊柱侧弯,一般不需要立刻进行手术治疗,可由临床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制订干预方案,并定期随访。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即尚未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侧弯进展可能性较大,需重点关注,定期随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