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8-08
成 乐
7月1日晚8时,河津市龙门万人广场,我们在舞台后面已经换好衣服,等着前面的节目结束,演奏员加合唱队200多人的队伍,甚至溢出了舞台上的候场区,延伸到了广场上。不远处的总策划宁国红老师倚靠着停在广场边的一辆车上,同样在等待重要时刻的到来。
我想大家的心情都是复杂的。前一日我们走台试音总共用了两个多小时,今天说是要在上一个节目结束20分钟后开始表演,虽然昨天已经排练试音了,但毕竟队伍有230多人,占满了整个舞台,所有乐器要重新摆上去,包括我们的谱架和座椅。最重要的是在广场演出,每个声部的话筒拉线以及摆放是极其繁琐的技术活,而设备摆放、现场布线等都要在20分钟内完成。为了让更多人现场欣赏到高质量的交响乐,场地特选择了人流量密集的龙门万人广场。只不过广场现场的环境音干扰不可估量,这对交响乐团的演出,势必会带来不利影响。
果然,8点20分左右,我们上场迅速摆好了乐器,现场要摆放无数的麦克风及线缆,最后到试音时,已到了9点20分了。主持人介绍完毕,景建树先生一起棒,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故事——龙门颂》奏响了!
开演时间的延迟,现场不熟悉的声场,还有无人机头顶飞来飞去的轰鸣,对乐团都是巨大的考验。只见指挥台上80岁的景建树先生白发白须,全情投入,仿佛所有的干扰都不存在。这份入定,源于他对音乐的热爱,对这部作品的自信,还有他的信仰!这场景感染着每一位演奏者,也感染着现场所有的观众。他发着光,带领所有人进入他的音乐世界。
最后一个音演奏结束,龙门万人广场的观众席发出排山倒海的、持续不断的掌声和尖叫声,我们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演出大获成功了!
这是一首为运城为河津写的专属曲子。我亲历了这部伟大作品的三个版本。2022年的7月份,第一版出稿。经过艰苦的排练之后,我们内部试演验收了整部音乐,听完如此恢弘的作品,大家都感动不已激动不已。景建树先生说,交稿时间仓促,还因疫情对采风和创作的中断,导致作品并没有更多时间去完善和调整,还不能真正体现他心中的《黄河故事——龙门颂》。所以它会有改动,请我们等待调整后的作品。
今年4月份的时候,新的乐谱发到我们手上。果然如大家所说的那样,这不是小动,而是彻底的大动!去年的旋律隐约还有一部分,但大部分是新的。景先生介绍作品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这个作品时长竟然到了40分钟,里面用了大量的半音阶。这一版本的声部加了更多内容,要求更多特色乐器演奏,大部分声部的演奏员数量要翻倍,再加上合唱队,要达到近300人,以期达到宏大效果。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景建树先生写过的最大的一部作品。我们每天都排练到很晚,但几乎第二天都还会有新的改动。要知道,这么宏大的作品每改动一处,都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我们看到了先生的勇气、魄力,还有才华。
创作中还有个小插曲。我们民族乐团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并非正规编制,除了演奏水平参差不齐以外,排练的时候,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导致每天都有人迟到、请假,各声部人数经常有不全。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在4月13日那晚,开篇的时候,景老师坐在指挥台上,坚定地、一字一句地低声说:“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到底多有耐心,我知道我面对的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这是一支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队伍,每个人都克服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来参加排练,所以无论每次人来得有多不全,我都理解,咱们也互相理解。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成功,才能喝庆功酒!”
我被这些话震撼到了。在你面前的,不仅是一个看上去和蔼可亲的老人,更是一个有智、有谋、有魄力的将军!《龙门颂》第一次全曲完整排练结束时,我记得现场的掌声持续了十几分钟。在排练《黄河故事——龙门颂》的那段时间里,气氛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你能感到身旁有更多人更加狠命地下功夫,排练的专注和效率有了巨大提升!我也一点点发现这位老人开始在用更高的或者说最高的标准要求我们。他思维敏捷,睿智幽默,生龙活虎,我实在是分不清他到底是一位80岁的老人,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每次排练他都在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在排练的每个阶段总能教给我们新的东西!
感慨,感恩,能以景建树先生这样的人物为师,实人生之大幸运!
最后是第三版。6月27日这个版本就开始排练,而演出就定在7月1日,时间特别紧张,谱子又作了很多调整。这一切,都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情况下,景建树先生依然用最高的标准要求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允许任何地方含糊。这让我不禁又想起先生说过的话:“运城市音乐家协会民族交响乐团,你们是幸运的,也是倒霉的,碰见个我这样子的人。”
最终,我们做到了!我们和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河津市音乐家协会民族乐团、运城市音乐家协会合唱团的老师同行们一起并肩作战,完成了《黄河故事——龙门颂》在全世界的首演。
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美,都有很多趣味的编排,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跌宕起伏。排练时,我总是边演奏边聆听,沉浸在其中,无比享受。
开篇的引子是“大洪水”。为了描写这一世界各地都在传说的场景,交响乐运用了大量半音阶。景建树先生不止一次说:“我们的民族交响乐团要想有大突破,半音阶是必须要掌握的!真是无比的刺激和新颖,我曾经试着用中阮和琵琶合奏,仅仅这两个声部的穿插都已很妙了,换成整个大乐队,那简直就是暴风骤雨!”
第一乐章《禹凿龙门》开始了,我们弹拨乐声部,尤其是中阮的声部,完美体现了“大珠小珠落玉盘”声音特点,就是单独提取出来都非常好听。第一次听到了第一乐章《禹凿龙门》的结尾,那笙的声音,缥缥缈缈,让我们想起景先生讲过的场景:那时的黄河纤夫甚至都不穿衣服,因为劳累和贫困!黄河决堤冲垮了房屋,逃难的河南人岸边三根棍支起帐篷的家,旁边是手抓泥土垒起的锅灶……音乐声在我耳边环绕,我有点分不清是真实还是虚幻,我似乎听到了黄河岸边纤夫的号子声,那声音响在历史里,回荡在黄河的波涛中!
第二乐章《龙门夜月》,是最难以面对而又必须面对的乐章。当中阮和大提琴踉跄着把板胡旋律推出后,那板胡弓弦声揪着你的心,演奏家大开大合的演奏,倾诉着黄河岸边曾经不可言状的苦难,大苦难!也许就像是名字一样,“夜月”,这些过去的故事,或许只能在有月的晚上聊起。发生了的,已经发生了,我们都要往前看,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去努力,让苦难永远不再发生!
第三乐章《鱼跃龙门》,马林巴的声音像跳动的精灵,幽默、乐观、举重若轻地讲述着神话传说“鱼跃龙门”的故事。乐队与之配合,把第二乐章发酵着、升华着,一步步进入新的世界!这个乐章比《龙门夜月》快一倍还多的速度,让情感得到释放。经历过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的美才更能充分体现。
第四乐章《龙门畅想》,打击乐铿锵有力,热闹欢腾,我甚至听出了一点过年的味道。开篇没多久,一个嘹亮的男高音响起,那极具特点的山西汉子原生态山歌的音色,音高甚至写到了high E!那种高得接近于撕裂音色无比的冲击,是你从未听到过的真诚和勇敢!不多不少,它总在恰当的时候响起,飘飘摇摇,和大乐队此起彼伏。在第四乐章最后的时刻,景建树先生的指挥棒高高举起,合唱队和交响乐团奏出了震耳欲聋的最强音,几乎和喷气式飞机一样巨大的音量,我整个人被音浪包裹,就像强光照亮你身体的每一处,汹涌澎湃,忍不住热泪盈眶,内心翻涌!你感受着他的感受:这个经历了数不尽苦难的民族,隐忍着倔强着,到现在天翻地覆的巨变,是无数默默无闻的人共同书写的世界奇迹。
整部作品四个乐章共1239个小节。后来看了一下时长,吓我一跳,竟然达到近50分钟!其实它给我的感受是30多分钟的时长。它太精彩了,好听!在各个乐章里,很多乐器的音色被运用得无比巧妙,尤其是我国的打击乐、弦乐、管乐、弹拨乐,有独奏,有合奏,听觉非常过瘾。时也,命也,运也!我想这个作品能够如此成功,除了要有无比深厚的音乐素养和作曲功底,还要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了解,尤其是对地方特色音乐,还有乐器的了解。还要有作曲者的阅历和文化厚度。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作曲和指挥都是同一个人,这就极其难得!这样的话,作品的魂就能淋漓尽致地被表达出来。
《黄河故事——龙门颂》这部作品,我希望接下来能去更多地方演出。如果有机会,诚恳邀请大家来到现场,现场感受这部作品有多么优秀!期待与大家的共鸣!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