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7-18
运城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 潘卫峰
门诊上,许多患者咨询,最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失眠得很厉害,要么是入睡困难,或者是睡后易醒、再睡困难,或者是睡眠时间明显变短,经常晚上12点以后睡,3、4点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甚至有的朋友感觉一晚上脑子都在胡思乱想,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这样持续几个晚上,人就开始变得无精打采,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严重的开始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据《2021年中国国民深睡白皮书》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失眠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如血压增高、内分泌紊乱、头痛、记忆力下降、焦虑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信许多朋友正在寻找治疗失眠的良方,有的人正在长期使用西药如安眠药来缓解失眠,有的人在口服各种中成药如枣仁安神颗粒、安神补脑液、天王补心丹、解郁安神颗粒等,也有的人来医院找中医辨证开方服用汤药。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推荐的是采用按摩的方法来治疗失眠。
在谈按摩的具体方法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医怎样解释失眠?中医认为失眠的病位主要在“心”。我们常说“有心事”“心烦”“心神不宁”“心虚胆怯”“心怀鬼胎”“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这个“心”不是位于我们胸腔中的心,因为位于我们胸腔的心脏,它是一个器官,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中医讲“心主血脉”,这与西医观点是一致的,但同时中医还有一个概念叫做“心主神明”,“神明”就是我们的各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也许有人会说这应该是大脑的功能啊?的确,中医的“心”在这方面包含了现代医学“脑”的功能。但中医把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归为心所管辖,如《黄帝内经》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说,失眠是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功能失调所致,只有治心才能治本,才是解决失眠的根本途径。
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胃)、肾三脏。失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心火炽盛型 这一类型的病人一般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心烦、坐卧不宁、口干、便秘、尿少色黄、口舌生疮、梦中打斗、大喊大叫等。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穴位——神门穴,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起到清心泻火、宁心安神的作用。神门穴位于我们手腕内侧,顺小拇指向下推到手腕处的横纹这个位置就是神门穴,可以用大拇指尖在这个位置点揉3-5分钟,保持适度的压力,左右手的神门穴都要揉按。
心脾亏虚型 这一类型的病人一般是由于多思多虑损伤了气血,主要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慌、健忘、头晕目眩,或伴有四肢乏力、面色无光泽、大便稀等。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调补气血的特效穴位——三阴交穴,它是肝、脾、肾三经相交的一个地方,一穴通三经。这个穴位位于我们脚踝内侧上方约四指的高度,小腿骨内侧后方,我们可以用拇指按压三阴交穴,揉按的时间不能太短,每次2分钟左右,一直按摩到穴位处发热,每天2~3次。配合上面讲的神门穴,对改善失眠具有明显的效果。
胃失和降型 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许多人失眠,除了精神上的因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脾胃的原因。不当的饮食习惯是现代人的通病,许多人晚饭吃得太多或者吃得太晚,特别是加班族工作繁重、三餐不规律,往往深夜还要再加一次夜宵,导致消化不良、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浊邪或热邪内扰心神,造成心神不宁而失眠。这类患者的失眠特点是腹胀、胸满不适、痰多、心烦、头晕、易做恶梦、舌苔黄厚。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穴位——内关穴,内关穴也很好找,在手臂内侧,取穴时左手握虚拳向上平放,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尖并齐,无名指指尖放在左手掌根部的横纹中点上,右手食指指尖下就是内关穴。按摩这个穴位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等作用。具体的按摩方法是:左手拇指点按右手内关,适度下按1分钟,顺逆时针各按揉100次,直至产生“酸、麻、胀”等感觉。
肝郁化火型 情绪对失眠的影响是明显的,试想你遇到生气的事情,如果不能调整情绪,怎么能睡好呢?中医认为这是肝调节情绪的功能出了问题,这种调节作用如果没有发挥好,就会导致失眠。这类型的失眠特点是心烦不能入睡、多梦、情绪急躁容易发火,或伴有头痛、头胀、耳鸣、口苦、双手交叉抱胸的部位胀闷或疼痛等。这就是中医说的肝郁化火,邪火扰乱心神,神不安则失眠,需要按到另一个穴位——太冲穴。太冲穴位于我们脚背,以手指沿足大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到两趾结合部的前方,感觉到酸痛的地方就是太冲穴了。这是一个“消气”穴,能调节人的情绪,当你感到烦闷、焦虑甚至想发火的时候,只要朝足大拇趾方向推按双侧的太冲穴几分钟后,就能让你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
阴虚火旺型 这类型的失眠特点是失眠、醒后衣物被汗水浸湿、腰膝酸软、口干、五心烦热、耳鸣、遗精,或伴有心慌、心烦等,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脚上的穴位——太溪穴。太溪穴在我们脚腕内侧后方的凹陷中,按摩这个穴位具有滋补肾阴、清退虚热、补肝肾、强健腰膝等作用,与上面提到的神门穴配合使用,可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太溪穴的按摩方法是将手四指放在脚腕上,大拇指弯曲由下往上按,左右脚上的太溪穴可以同时进行按摩,揉按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痛感,每天晚上按3分钟。
除此之外可以调理失眠的穴位还有很多,如百会、安眠、足三里、照海等,限于篇幅,不做一一介绍。总之,失眠的调整关键在于清心、养心、宁心,根据不同的情况加用疏肝、和胃、补肾等方法。
(以上按摩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