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7-15
□刘通 李加鹤
◆写作业磨磨蹭蹭
当下,辅导孩子作业被很多网友戏谑为家庭关系的试金石,亲子关系是否和谐,从辅导作业时的态度便能一看端倪。很多家长反映,辅导作业时,最气愤的是孩子态度上的消极。
“当我告诉大家不要去想白色小兔子时,大部分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去想它。”专家说,“很多家长催促孩子写作业时,会不由自主地说‘你写作业咋这么磨蹭’……当此类话语过多时,会让孩子的思维自动将‘作业’与‘拖拉’联系起来,做作业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拖拉。”
◆“乖宝宝”突然叛逆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能吃苦了”……生活中,很多家长会无意识地为孩子制定严苛的成长计划。
“这些严格按照父母规划成长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往往会突然变得叛逆,甚至出现自残或伤害亲人的行为。”专家说,家长切忌以机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
不同年代儿童成长的外部环境也大不相同,总拿自己的经历教育孩子,既不能让孩子产生共鸣,也不能激励孩子努力奋斗。
◆分清“想象”与“现实”
儿童学习生活中的大部分焦虑,与家长的情绪密不可分。
专家介绍,有一位高中生的妈妈,一旦孩子成绩不理想,她便联想到孩子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这一辈子就完了。专家表示,这位母亲表达出的焦虑,大部分源于还未发生的想象中的内容,而非已经或正在发生的现实情况。
“一旦家长把想象的情景当成现实,就会产生所谓的执念,执念不仅会让自己焦虑,还会通过情绪、语言、肢体等,传导给身边的人,这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齐鲁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