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7-12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农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连宏萍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科学把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科学内涵,需要从生活、生产、社会及生态四个方面系统把握。一是要建设宜居生活空间,提升乡村生活品质,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同时,健全乡村现代公共服务体系。二是要建设宜业生产空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赋予乡村产业遵循市场要求的空间与能力,一方面针对基础设施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快推动乡村新基建;另一方面,针对乡村技术及劳动力素质等突出短板合理配置产业与劳动力的关系。充分利用城乡要素优势,合理设置乡村产业定位,形成同资源基础相适应、区位布局相协调的产业格局。三是要建设和谐社会空间,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不仅要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关系,还要推动基层治理,共建文明乡风。四是要建设美丽生态空间,守护乡村绿水青山。一方面要充分结合乡村本地实际情况编制乡村国土空间开发计划、生态环境整治计划、乡土田园绿色修复计划等,为乡村生态空间治理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另一方面要构建乡村生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生态增值、碳标签、碳交易等途径为乡村生态产业化提供方案。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