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6-25
“妈妈,这个蓝色的花朵好漂亮啊!”
“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朵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来,和妈妈拿一块白色的棉布,到老师那里学一下。”
“谢谢,阿姨。”
……
“首先,我们找到这块白布的中心,把玻璃球放到中心点,然后用橡皮筋捆扎玻璃球,一定要越紧越好。”跟随这对母子的脚步,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教众人如何手作一朵“鲜花”。
“捆扎好玻璃球,一束花的‘茎秆’,我们就做好了。”工作人员接着说,“在‘茎秆’下移一截,继续捆扎橡皮筋。”
如此反复,直到用橡皮筋捆扎到“茎秆”的尾部。工作人员告诉大家,捆扎橡皮筋是关键,因为会直接影响到“花”的形状。
下一步,就是染色。工作人员把捆扎好的白布放入事先准备的靛蓝色的染液中,仅仅用了几秒钟,白布就被完全浸染。
很快拿出浸染好的“花骨朵”,再用清水涮一下,把橡皮筋去掉。此时,缓缓地把棉布展开,一朵别样的“花儿”,就绽放开来。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工艺——扎染,也是运城市端午节旱地龙舟赛系列文化活动的一个亮点项目。
扎染是我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手工染色工艺。其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夹等多种处理后进行染色。它有100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
因为每个人的手法不一样,所以扎出来的花,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一个人,也不一定能扎出一模一样的两幅作品。”工作人员说,“这种变化多端的美,是机械印染工艺达不到的。”
拿着亲手制作出来的蓝色“花儿”,小朋友和妈妈开心地离开了。而此时一波又一波的人群围了上来,沉浸式地体验扎染之妙。
记者 景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