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民间故事|平陆杜马塬传奇(下)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6-08

□王正选

(接上篇)

民间故事|平陆杜马塬传奇(上)

见此情景,张喆便透过血迹观之,但见血迹下墓穴内的人,即将蹬鞍踏马横空出世,张喆知道,此人的后人也将成为影响平陆大地的高人。此时,那位早上寻找张喆的小伙子见到张喆,便对他诉说,亡父百日将至,全家想借父亲百日之时,把父亲的坟墓再整修好点,求张喆掐算个好时辰。张喆知道小伙所要整修的坟墓正是旋风落处的墓穴,便告诉小伙,坟墓万万不可动,原封不动便是大吉。

小伙回到家后,把张喆的话告知家人和邻居。大伙商议后,觉得还是借百日之际,重整坟墓为好。

那日,天还未亮,小伙和他的四个弟弟各挑一担柴禾,欲到县城里把柴禾卖了,给父亲过百日准备些银两。到了北城门口,见城门尚未打开,五位兄弟便各自依柴倒地休息。

此刻,城里的县官却在梦里看见北城门外有五条龙腾挪游动,惊得他无法入眠,便唤差役前往城门口看看有何异样。城门打开后,差役看到只有五个卖柴禾的小伙子,便回禀县官所见。县官沉思后也没多说什么。

这五兄弟在父亲百日那天,在村人的帮助下,于未时打开了墓穴,只看见一股白气冲出墓穴散至空中。从那日后,五个兄弟在不同的日子里,先后离世。在之后的日子里,县官根据所梦五龙的情景,访知卖柴禾五兄弟所居之地和他们先后亡故的事情后,便在那老先生的墓地建一庙宇,以纪念五兄弟,庙称五龙庙。后来庙宇毁于战乱,1994年由附近村民筹资,在原址附近建起了一座不太大的庙。门口悬挂一块“五龙王庙”匾额,里面供奉着一尊金身塑像,墙壁上挂有1994年农历二月初二各村民捐资名单。

上村:姜子牙封为三界首领的大郎神

中条山脉的墩台山下有座山梁叫大郎山,位于上村西北角。大郎山因大郎爷而得名。大郎爷原名柏鉴,因个子魁梧高大,被称为大郎,相传他是轩辕黄帝旗下大帅,因在盐池征战蚩尤功著,被姜子牙封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封神演义》有记载。宋太平兴国三年,社民张允乐为纪念大郎功勋,建十亩大一庙院。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据大郎庙院后,因驻扎在张村一代的八路军常常晚上来袭。日寇为了防御,便把院内大槐树的树冠锯掉,在上面搭建瞭望台,但屡次都被大风掀掉。此后,日寇吓得再也不敢搭建瞭望台了。2011年,杜马全乡各村集资在原大郎庙旧址上重建起了大郎庙院和戏台,面积四亩左右。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庙会,十分热闹。诗曰:大郎柏鉴是为尊,征战蚩尤建功勋。姜尚封神位第一,民间纪念宋到今。

柏鉴像

大郎庙不远处的山半腰,有个地方叫扫帚坪。据说早年这里经常有集会,周边群众常来赶集,集市上卖扫帚的特别多,故名扫帚坪。相传,集会这天,大郎爷会坐扫帚来赶集。因上村有座大郎庙,明朝年间有位神仙去大郎庙拜佛,因所经的路上都是上坡,故将村名叫作上村。

上村有个自然庄叫安头。相传安头原来叫庵头。村里的人家都很富足。早年在村口处有一座由两座山靠在一起的山,人称马鞍山,山中间有一洞,涧河的水从洞中流过。这座山洞就像一座能为村里保平安的山门,因这里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可聚天地精华,因此被认为是一个风调雨顺,能出大官的风水宝地。村里也出过一位陈姓州官,还为村里栽种了500亩茶树园。后来,被认为能为村里遮风挡雨保平安的山门塌陷后,村里再也没有出过大官。村人认为村头的山门塌陷是不吉利的象征,为了村人平安,便将庵头的庵字改为平安的安字,故名安头。还有一说,杜马塬村落的布局就像一个人骑在马上,安头村就是这个人的头,故名安头。大郎爷的夫人在此处住过。

上村还有一个自然庄叫鸡湾村,在距安头9里外的深沟里,早年叫鸡儿湾。2010年为重盖大郎庙,人们在平整原大郎庙旧址的时候,挖出一通半截石碑,石碑上记载当年建庙捐银数目,上刻有鸡儿湾。

鸡湾村原来还叫金鸡儿村。说的是很早以前这里有一个石头窝。有个外地人发现石头窝里面生金子,便用簸箕把石头窝里的金子揽走了,但过一段时间石窝里又生下了金子,他又来揽。一年四季长年累月都是这样子。后来这人让一个后人来收金,最后把石头窝搞烂了,石头窝里就再也没有金子了,金子都漏到了沟里,鸡湾沟的沙里面就有了亮晶晶的金子。人们便把这里叫金鸡儿村。

上村村东五里外有一个村子叫贤良村。相传贤良村最早叫王狗村,不知何年因后村为罗村,前村为韩村,两村合为一个村,故名罗韩村,久之,习为罗汉村。后来又改为贤良村。据郭鸿图石碑记载,明朝弘治年间,山东举人侯尚文任平陆知县,他公正廉明,为官清正,后被奸人诬陷免职。罗汉村人郭鸿图获知此讯,气愤难平,遂奋力为其申冤,终获昭雪,官复原职。侯知县为感谢郭鸿图正义之举,便将罗汉村命名为贤良村,意在赞赏罗汉村人是贤良之人,并将女儿许配郭鸿图之子。罗汉村从那时起就成了贤良村。贤良村这个名字是1949年以后逐渐叫响的。在当地十里八村,叫罗汉村或叫贤良村都是一样的。

柳沟:观音娘娘路经之地

相传远古时期,柳沟常年干旱无雨,寸草不生,渺无人烟。途经这里的人,不是饥渴而死就是被猛兽果腹。一天,云游的观音娘娘路经此地,见此惨景,便用手中的柳枝沾净水随手一洒,滴落的五大滴净水化作五股清泉,滴落的小滴净水滴落在柳沟村与大岭山衔接处的小沟里。从此,沟里的草长得青翠如毯,郁郁葱葱,非常茂盛,人们就把这条沟叫青沟;撒落的一片柳叶,化作三四个人合抱不住的大柳树,由于这棵大柳树长在五股泉下游的沟里,于是,人们便把这里叫作柳沟。

有了观音娘娘的护佑,从此,这里草肥林茂,风光秀丽,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河南、山东等地的人相继迁居于此,最后形成了柳沟村。

人们为了纪念观音娘娘,就在观音娘娘当年降临的地方修建了观音娘娘庙,庙里常年香火不断,特别是观音诞辰的农历二月十九,社火大戏热闹非凡,商贾云集,盛况空前。观音娘娘庙宇西边有五棵参天大杨树;庙东北方向长了一棵大楸树,形如观音娘娘的宝瓶;每当夕阳西下时,树影能映射到东山上,树影正对着的那几户人家也成了当地的富户。

后来庙宇被毁,村民将神像搬进了窑洞。

杜马塬的窑洞历史源远流长。嘉庆二十年大地震,依坡而建的窑洞都被震塌,地窨院的都没有塌。马村原居于东坪头对岸,史称坡头村。当年坡头村有人在朝为官,地震过后,该官员回来埋葬本家死于地震者40余人。所以坡头村民在迁离这个地方到现在的马村居住后,多以地窨院居住。因杜马塬的地形酷似一个骑在马上的人,马村正是一匹飞奔的马,故将新迁的地方取名马村。早年唱戏的剧团在马村塬下的关家窝唱完戏后,认为将会窝在那里,不吉利,接下来一定要到湾里村唱,从窝里“剜”出来,湾里村唱完后就要到马村唱了,在马村就会骑上马飞奔起来,一年的唱戏生意会一帆风顺。20世纪60年代马村建的大戏台上就雕刻有两匹带翅膀的飞马。

龙源村也是一个有传奇色彩的村庄:相传早年村里落下一条龙,村人想用东西把龙遮盖起来,但用什么都盖不住,最后一高人合掌念真言后,只用一张黄纸便将龙盖住了。因为有天上的龙落在此地,便将村名叫做龙源。又因为与龙有关,村人历来是不在村里打井的。这里从前是一个天旱泉涸担不满锅、下雨天红胶泥遍野、姑娘都想外嫁的村子,现在早已旧貌换新颜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