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6-06
本报记者 孙 雄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在砥砺奋进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发出了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连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谈学习体会、谋未来发展。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运城实践,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坚持学以致用 汲取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瑞建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研究阐释,并组织学校教师积极撰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心得体会,全面解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精髓要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贯穿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从而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下一步,计划由学校教研处牵头,成立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池盐文化和运城文物的保护意识,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历史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清晰记录,承载着民族精神,凝聚着民族血脉。近年来,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加大对地方中华典籍文献的搜集力度。目前,河东盐业典籍文献业已搜集齐备并进行了部分整理出版,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在关公典籍文献搜集方面,该中心查缺补漏,搜集了明代解州人赵钦汤编纂的《汉前将军关公祠志》等稀见关公典籍,为创建5A级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关公文化传承提供了智力支持。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杨强说,地方历史典籍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运城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体现。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历史典籍研究和挖掘,做好阐释普及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运城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协会主席王振川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文献,我们文化工作者应该以此为纲领,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创作。要继续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把握其精髓,寻找其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契入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自己的点滴之力。
坚持守正创新 传承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承赓续历史文脉,发扬光大悠久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使命担当。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杜仰彤说,作为一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性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工作,结合协会今年的“家文化”工作重点,将在“四个一”常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进行多形式、多角度、多领域探索与优化,从社会的最基本细胞“家庭”入手,影响千家万户,坚定中国文化自信自强,实现精神独立,从社会的最基层着手,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出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深刻揭示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精神动力。”运城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协会常务副主席、运城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照明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这与运城文化十分契合,我们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用心传播好中华文化,用情讲好中国故事,用行动展示好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运城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协会副主席、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核心讲师高伟感受很深。她说:“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一直探索把心理学融入中国传统家风家训的家文化教育,帮助家庭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上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文明家庭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与动力,将以此为引领,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我市文明家庭创建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告诉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多好作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袁省梅说,在今后的创作中,一是把握时代脉搏,坚定人民立场,把讲好中国故事的宏大叙事落实到讲好河东故事的小切口上,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深入生活,以人民作为创作的主角,挖掘河东大地上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切实让当下的生活成为创作源泉,用心用情讲好河东故事。二是坚持多读经典,从文学经典中学习写作技艺和叙事角度以及塑造人物的技巧,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写作力量。三是敢于突破自我,敢于破旧立新,不仅要扎进生活,还要从生活中浮上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储备,拓宽社会视野,不断努力,以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反映当代人民生活的精神风貌和内心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对创造新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恢宏擘画。”省作家协会会员、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王秀梅说,运城是中华文明的主线源头之一,孕育产生了璀璨丰富的文化成果,比如以“忠信义勇”为主要特征的关公文化。对关公文化研究而言,从价值理念与时代的契合度上着眼入手,凸显关公文化对新时代新文化建设的作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文学创作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倍感振奋和鼓舞,要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将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创作实践中,为繁荣新文化作出努力。
万荣方山书院创办于2015年。多年来,该书院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广工作,受训学生、家长、企业员工、学校教师、社区人员上万人次。运城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协会主席团委员、万荣方山书院创始人张全民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高远的历史眼光,为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不竭动力。下一步,要进一步办好传统文化课堂,创办家庭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走进书院,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发挥书院讲学和藏书作用,收录《四库全书》和传统名画,为更多家庭创设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