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4-26
本报讯 今年以来,稷山县纪委监委坚持从政治上看待和落实整治“三资”管理贪腐问题的有关要求,深入分析农村集体“三资”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高位推动、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整改重点,坚持查缺补漏、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三资”管理问题整改落实。
坚持高位推动,加强组织领导。在建立“县委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乡镇组织实施、纪委监委全程监督”责任体系的基础上,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加强信息共享、沟通协调,及时掌握并解决整改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分享经验教训,确保整改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整改重点。深入分析研判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问题的发生规律及特点,聚焦突出表现、重点问题、易发环节,从实际出发,精准分类整改整治。对于可以立行立改的问题,抓紧整改落实;对于情况复杂、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列出整改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要求“一把手”亲自研究谋划,亲自推动解决,逐项狠抓落实,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见成效。截至目前,共发现80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问题,整改完成78个,整改完成率达97.5%。
坚持查缺补漏,建立长效机制。高度重视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工作。一是注重挖掘重难点问题背后的深层次根源,针对问题整改过程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扎实开展补漏补强,督促乡(镇)和职能部门健全规章制度,堵塞违纪漏洞;二是注重制度落实,县纪委监委主抓,要求责任部门按时、按质完成制度实施工作,严防重制定、轻落实问题;三是注重落实反馈,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则,密切关注制度、机制实施情况,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客观评价,对制度机制再完善再细化。截至目前,共建立、完善制度机制18项。
(高晓丽 姚恩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