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4-10
□吕航
中国版《忠犬八公》,是一部本土化改编非常成功的宠物片,情感处理不生硬,影片也将故事背景放到了三峡大坝筑起前后的重庆,颇有史诗感觉,足见主创的野心和气魄。
与前作相比,中国版《忠犬八公》的故事框架并未多做改动,仍然是一个大学教授和爱犬之间关于“等待”的故事。其没有以中华田园犬“八筒”的第一视角呈现,没有过多渲染狗狗的主观意识,而是通过镜头语言细腻关照了狗狗与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互动。在影片中,八筒不仅是陈敬修的情感寄托,更成为一家人情感上的纽带:女儿出嫁时,是八筒在天台陪伴情绪复杂的陈敬修;当儿子违背陈敬修意愿,毅然踏上北上的列车时,是八筒来到站台相送,替不善言辞的老父亲表达情感。
中国版《忠犬八公》本土化改编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将“八筒”与陈敬修一家的情感互动巧妙融进一家、一城的变迁中,麻将、凉虾、辣味卤肉、高低起伏的道路,这些元素为故事丰富了细节,而长江索道、库区移民、老城拆迁、儿子北漂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情节成为故事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倘若不看电影名和主要故事情节,这几乎完全就是一个重庆的故事。
宠物题材电影很容易拍得催泪,但想脱离煽情窠臼,拍出新意却很难。如何将外来故事拍出中国味道,《忠犬八公》无疑是一个生动的范例。 (《羊城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