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3-25
据新华社南京3月24日电(记者 胡 喆 陈席元)红白相间的大降落伞在高空中迅速打开,在降落伞庇护下,火箭助推器和整流罩如同在空中被踩了一脚“急刹车”,一边滑翔一边调整姿态,缓缓降落在预定地点……
记者2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江苏苏州举办的创新创意大赛上了解到,目前我国航天器回收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一套用于运载火箭助推器和整流罩落区控制的系统已进入研制后期。
航天器回收是实现火箭可重复使用的关键。据了解,这套系统由降落伞子系统、归航和程序控制子系统、伺服操纵子系统、火工子系统、结构子系统、遥测遥控子系统组成,主要对火箭发射中可重复使用的助推器与整流罩等分离体进行落区控制。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回收专业副总工程师滕海山告诉记者,利用翼伞的滑翔控制性能,能够把原来落区30至90公里的范围,缩小到指定着陆区域。再配合地面着陆床的缓冲设置,能够使待回收的航天器如同落在床垫上一样,可实现无损回收,进而达到可重复使用的目标。
“近两年来,我国运载火箭年发射次数均超过50次,如果用上火箭分离体回收系统,每年可节约十几亿元人民币的发射成本。”滕海山说。
除航天器回收系统外,本届创新创意大赛共遴选出60项科技成果进入半决赛,涵盖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节能环保、无人系统等领域,转化价值显著,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