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3-04
王会亮
一个除夕夜,两张社保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因“便捷”二字关联在一起,使家里的年味更浓、欢笑更多。
2023年的春节,因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让人们重拾亲人团聚和走亲访友的情怀。大年三十的傍晚,经过一天的忙碌,我和妻子终于把县城的小家安顿好,遂带着儿女急匆匆赶回乡下与父母一起过年。
小区里,家家户户的屋檐下亮起了红灯笼。走进家门,我看见母亲正在包饺子,父亲则在一旁摆放餐具。简单的问候之后,母亲就开始“唠叨”,好像在埋怨父亲。父亲则沉默不语,只顾自个忙乎,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渐渐地,我就听出了原委。原来,是因为社保卡取钱的事。
我的父母均是70多岁的山村老人,近年来住进了移民搬迁小区。他们的养老金一直都储存在社保卡里。临近年终,母亲想取出一部分现金,既是购置年货的需要,又是为了方便给小辈们发压岁钱。这不仅仅缘于父母的手机都是老年机,更是因为他们认为现场发钱比手机发红包更有年味。早在腊月的中旬,母亲就叮嘱我父亲要把社保卡拿给我,让我到县城的建设银行把钱取出来,因为我们乡镇还没有建设银行的业务点。谁知道父亲偏偏把这事给忘了,直到大年三十的下午母亲谈及此事才想起来。
母亲说:“其实家里还有点小钱,年货已置办好了,但主要是想用现金给几个娃娃发压岁钱。”我忙安慰母亲说:“没事的,我用手机给他们发红包就行了。”但母亲还是不停地叹息,遗憾之情流露在脸上。看着母亲无可奈何的样子,我说:“现在的银行都实现全国联网了,只要咱们街上有其他银行的室外取款机,就应该能取出来。”母亲说:“我们年龄大了,平时不会操作,也不留心。要不,你去街上看一下?”就这样,我拿起父母二人的社保卡走向了乡镇街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着稀稀疏疏的灯光找到了一个自助银行,顺利地取出2000元现金。回来时,热腾腾的饺子已经出锅。我把钱放在餐桌上,二老的脸上顿时有了笑容。母亲惊喜地说:“原来跨行也能取出现金,真是太方便了。”父亲也说:“幸亏能取出钱,要不你妈能唠叨一天。”“你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社保卡还是放在我这边保管。”母亲笑着说,然后拿起那两张社保卡放在了围裙的口袋里,惹得全家人都笑了。
“老人们过年就是盼团圆,孩子们过年就是想要压岁钱。”母亲说完,顺手从餐桌上拿起钱,给我的两个孩子每人发了200元。此时,小区里渐渐响起了鞭炮声,浓浓的年味在除夕之夜渐渐地氤氲开来。而我却因为这次经历,心里对社保卡充满了感动和感激。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