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刘祺力时间:2023-01-20
年味越来越淡,已是许多人共同的想法。三年疫情,更是冲击着人们对年味的期望与憧憬。农历癸卯兔年即将到来,也终于迎来“后疫情”时代。红红火火过大年,成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对老年人来说,新的年味在哪里呢?
在网上找到过年喜庆感
“诸事皆宜”“大吉大利”……临近春节,不少人在买过年新衣,趣味“拜年毛衣”成为时尚新单品。它把新年祝福“写”在毛衣上,在网上受到年轻人追捧。不过,也有老年人看中了“拜年毛衣”。
“挺不错的,很红火,很喜庆。”浙江杭州的肖女士看到网上“拜年毛衣”很火热,给自己和老伴各买了一件,还准备给外孙送一件“逢考必过”毛衣。“拜年毛衣”以红色为主基调,给人一种红红火火过大年的喜悦感。“所谓年味,就是来自这些小细节。今年可以全家人一起过年了,必须穿得红红火火,穿得喜庆。”肖女士说。
置办年货,是年节习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难看出,老年人追寻的年味,也渐渐融入了互联网时代、创意时代。如今,不少视频博主直播赶年集,网友们沉浸式云赶集。后者中有不少老年人的身影,河南洛阳65岁的李瑞玲就是其中之一。这段时间,山东大集在网络直播平台火了,李瑞玲关注了好几个直播博主。她一边跟着直播云赶集看热闹,一边下单了好几样山东特产,准备和家人一起分享。
KTV、电影院都是好地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味”不同。文化及娱乐活动,在老年人的春节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时下,量贩式KTV成为中老年人的休闲新宠。春节期间,不少人准备和家人一起在KTV聚会,举办自己家的春晚。在宁夏银川的郑女士看来,去KTV聚会不仅是她和老姐妹们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连接自己和女儿之间的一根纽带。“每年过年,我们一家人都会一起去唱歌,还会评出前三名,奖励一份新年礼物。”郑女士说。
对河南郑州68岁的陈秀来说,进电影院看电影是今年春节的一大期待。陈秀年轻时就喜欢看电影。那时,农村经常放映露天电影。但后来,露天电影渐渐消失了。最近几年,陈秀从农村老家到城里带孙。去年春节时,儿子带着一家人去看电影,其乐融融。陈秀再次看到久违的大银幕,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听说今年春节档又有不少影片上映,陈秀就把同家人一起看电影列为一项重要的春节活动。“过年就是阖家欢乐。一家人一起看电影,是一件既温暖又有意义的事。”陈秀说。
到郊区包个小院过大年
有人在家过年,也有人到外地寻找年味。春节期间,家庭组团出游、包个乡村小院过大年,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有报道说,江苏南京、重庆、福建漳州等地的小院、民宿等,今年春节期间的预订已超过五成。江苏南京54岁的李先生,去年在郊区租了一个农家小院,带着一家人过春节,烧土灶、做农家菜,还能去周边景点游玩,玩得很开心。今年,他又早早预订了一个农家小院。
当然,还有人去往更远的地方。河北邯郸67岁的李春玲自退休后,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与老伴一起去海南旅居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因为疫情,这个过年方式被中断了。“时隔三年,今年终于又能来了。”1月12日,李春玲与老伴飞到了海口。“今年,儿子、女儿都会带着孩子们一块来过春节。一家人团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年。”李春玲笑着说。(《快乐老人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