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2-27
□谭钧铭
“如果‘阳’了,丢垃圾的时候最好消杀一下,因为很多垃圾清运人员是老人,在这个冬天更弱势。”近日,一张配有上述文字的截图在社交平台上刷屏了。除了朋友圈里随处可见,不少媒体也相继转发了该内容,还配图演示了垃圾袋“鹅颈式”封口方法。对此,有专家称,严格执行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做好清洁工人的防护。
懂得换位思考、善于体谅他人,这一举手之劳传递着满满的善意和温暖。尽管这种做法在实用性上尚有商榷之处,但其热转背后的善心以及对老年人群等弱势群体的关心值得肯定。特别是在疫情管控逐渐放开的背景下,这种关注更加珍贵。
当然,除了朴素的善意,对老年人的关怀还应当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事实上,国家层面对老年人群的关切始终在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反复提及有关老年人群的问题。在基层一线,也有很多地方推出了具体的措施,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多元化保障,如:北京市海淀区启动“健康护老”活动,免费为独居老人提供健康礼包,帮助老年人群做好安全防护;长沙市雨花区近日对各养老服务机构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老年人精神抚慰,创造条件进行“线上看望”,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此外,为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就医问诊提供绿色通道已在全国多地推行。 (《快乐老人报》)
守护老年人群健康,既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持续付出,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哪怕是一次转发,亦或是一声呼吁。把药品和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老年人,这样的呼声在互联网中一度掀起不小的波潮,而波澜起处,恰恰是无数个微小的转发所泛起的浪花。
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丢垃圾先消杀”这样的善举显得尤为温暖。我们呼唤善意的涌动,正如我们企盼春天的到来。期待更多这样的善举,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快乐老人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