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0-09
“嫦娥”落月、“天问”探火、神舟飞天、高铁奔驰、C919首飞、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从南海之滨到北国雪原,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一个个重大工程相继问世,一项项发展成就硕果累累,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一路行来,大国工程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都体现了中国工程建设的雄厚实力,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更充分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
▲2022年7月18日在陕西省蒲城县拍摄的C919大飞机的试飞机。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2022年9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左)结束出舱任务正在返回的画面。 新华社发
▲这是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 新华社发
▲这是“着巡合影”图。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塔、西人工岛及远处的深圳市区(2022年6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2022年9月16日,白鹤滩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白浙线)安徽段顺利完成长江大跨越放线作业。白浙线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点工程。新华社发
▲“中国天眼”全景(2022年7月21日摄,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8月18日,工作人员在西太平洋准备从“探索一号”科考船甲板布放“奋斗者”号。 新华社记者 陈凯姿 摄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