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大河湾>

不负好春光 读书正当时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4-28

□吴波 葛蓝

这个芳菲四月,请大家来赴一场与书的约会,相约阅读,保持思想活力,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

作为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国北斗》展现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艰辛建设历程,刻画了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英雄群像,呈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诠释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全书分为“凝眸神州”“放眼亚太”“极目寰球”上中下三篇,记述了中国卫星导航工程建设覆盖国土、亚太、全球的27年坚实道路。从“北斗一号”起步,在解决北斗工程的核心技术问题即信号的“快捕精跟”问题时,中国的年轻科学家团队就提出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一崭新方案,并在严格论证后获得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全力支持。其后,完善理论、攻克核心技术、样机研制、外场实验、定型生产,年轻的科学家们又夜以继日,群策群力,最终创造出设备性能接近突破理论极限的圆满奇迹,使得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北斗》中最为动人的故事,当是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精神传承和牺牲奉献精神。

发掘木头里藏着的中华智慧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带着读者和古人来一场超越时空的建筑对话,发现藏在木头里的中华智慧。该书以建筑设计为视角,回归人的生活与建造活动,因此,许多我们曾经习以为常却不知所以然的东西,以及需要耗费心神来记忆的那些知识点,一下子便有趣生动起来。

该书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制造技巧和风格演变等内容,分别从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破译密码、视听设计、新生可能和设计启示等角度入手,具体讲解了传统建筑的构造处理、空间设计的层次感等,回顾并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解构现当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在风格、技术等方面的关联,分析了中国现当代建筑对古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并展望了传统建筑的技艺在未来应用的前景。

一口气读完中国艺术史

《大话中国艺术史》是今年开年后不可多得的畅销图书。

本书从原始社会的陶器说起,内容涵盖了陶器、玉器、青铜器、草书、行书、山水画、工笔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配上简洁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精美的图片,带领读者认识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体会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涵。

为了让更多读者能轻松欣赏中国艺术,《大话中国艺术史》沿袭了作者意公子在视频科普中轻松诙谐的风格,语言浅白风趣,内容“句句有梗”: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是艺术版的《碟中谍》,李白的《上阳台帖》则是一出中年职场危机等,让读者无压力入门中国艺术。在结构上,本书选择了用人的一生来形容上万年的中国艺术史,使其主线明晰,为读者快速搭建起认知框架,一口气读完10000年中国艺术史。

了不起的平凡人

将普通人的故事写成书,难;写成吸引人的书,更难;写成引起共情的书,难上加难;梁晓声把难事做成了,真的很不简单。《我和我的命》以二十一世纪初的深圳为背景,是对二十年前深圳打工人状态的一次深情回望。方婉之、李娟、郝倩倩、姚芸,正是那一代闯荡深圳的打工人缩影。

主人公方婉之可谓是命运多舛,她三十多岁的人生充满了不幸和幸运。不幸的是她刚出生便遭到遗弃,幸运的是,她被收养,有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不幸的是她初恋失败离校出走,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侠义的好姐妹……其实,方婉之的命运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在平凡中走过。(《广州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