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带孙幸福吗?研究结果出人意料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1-17

陈鹏

由上海社科院主办的期刊《社会科学》近日发表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肖富群等人的文章《带孙子幸福吗?——基于全国五个城市问卷调查的研究》。该文基于对北京、南京、郑州、佛山、绵阳五个城市1128名祖父母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照料孙辈对祖父母的幸福度的影响这一问题。研究显示,照料孙辈的祖父母的幸福度低于不照料孙辈的祖父母。(摘编自《光明日报》《燕赵都市报》)

■研究 照料孙辈会降低幸福度

研究显示,双方都不照料孙辈的祖父母幸福度最高,本人照料孙辈的祖父母幸福度最低,配偶照料和双方都照料孙辈的两类祖父母的幸福度居于中间水平。本人是否照料孙辈是检验祖父母幸福度高低的重要变量:不管是本人照料,还是双方都照料,其幸福度皆明显不如双方都不照料的祖父母;而如果只有配偶照料而本人并不照料,其幸福度与双方都不照料的祖父母相差不大。研究表明,照料孙辈会明显降低祖父母的幸福度。此外,卷入照料孙辈的程度越深,祖父母的幸福度越低。

在总的幸福度上,相对于双方都不照料孙辈的祖父母,配偶照料、本人照料和双方都照料孙辈这三类祖父母的幸福度逐渐降低,后两类祖父母的幸福度则低得更明显。

研究表示,对祖父母而言,照料孙辈会带来体力、精力的消耗,并承担一定的压力,他们原有的社会联系也可能因此减少,原来的一些生活愿望也可能延缓实现,这可能是影响幸福度的主要原因。

■讲述 带孙也可以特别幸福

退休后带孙,到底是什么感受?几位老人说法各不相同。

“我已经退休六七年了,在退休之前还幻想着每年出去旅游几次,结果这些年,一次都没有出去过。”河北石家庄62岁的李女士一退休就被儿子请去带孙子,但她和儿媳一直都合不来。“她认为我这没做好,那没做对,反正就是我做的没有一件事是让她满意的。”李女士说,“带孙子本来应该是挺幸福的生活,现在却让我每天都过得很痛苦。”

58岁的刘女士老家在河北农村,孙女出生六个月后,她来到石家庄照看孙女。因为丈夫还在老家种着几亩地,所以每到周六周日,儿子儿媳休息,刘女士就回老家帮老伴做农活。“虽然辛苦点,但能帮孩子们一把,也能天天见到孙女,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唯一觉得对不住的就是老伴。”刘女士说,等孙女长大了,她还是想回农村,毕竟那里才是自己的家。

63岁的苏女士孙子两岁多。“每天儿子儿媳上班后,我和老伴在家照顾孩子,一个做饭一个看孩子,吃完午饭,就带孩子到小区附近的公园玩。”苏女士说,“之前,我们老两口退休后,没什么事做,觉得生活很无聊。自从开始带孙子,每天忙忙碌碌,生活变得充实,身上的毛病也少了。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地叫着,我们觉得特别幸福。”

■提醒 祖辈多参与社会生活

谈起老人带孩子,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孙鸣改感慨:这些老人不仅承受体力之苦,很多人还面临着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年轻人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养育方式等等的冲突矛盾,如果老夫老妻分隔两地,还要面临牵挂守望之苦。孙鸣改表示,儿女一定要懂得感恩,跟父母习惯、观念上的不同要多包容,节假日要给老人放个假,有时间多带老人孩子出去玩一玩,以增加老人的幸福感。

对于照看孙辈的老人,孙鸣改也有话说:“我建议老年人尽量不要介入隔辈人的教育中,只照护,不培养,把教育的问题让孩子的父母去负责。当在教育理念上发生冲突时,老年人要向儿女‘妥协’。”另外,老人也要多参与社会生活。

老人一个人每天面对牙牙学语、不能和自己正常交流的小孩,很容易疲惫烦闷。孙鸣改建议,年轻人考虑问题不够细致,遇到问题时,老人可主动找儿女说说,别憋在心里,“一些事说出来可能不是事,可憋久了就成了解不开的结”。(《光明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