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1-06
运城晚报讯(记者 刘凯华)时下正值冬季蔬果苗管护的关键时节,在夏县南大里乡“夏鲜”蔬菜产业园的现代化育苗大棚里,村民们在进行果蔬的育苗和养护,一派忙碌景象。
记者在现场看到,栽植好的育苗盘整整齐齐一字排开,棚内还配置了暖风机,上面再覆盖一层厚厚的保温膜,这就是现代化育苗大棚的“标配”。
育苗技术负责人毛朝荣说:“我们的育苗大棚主要采用恒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加温、降温、排湿,加之生物防治农药的使用,使我们的苗木可以在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同时,保证食品绿色安全。”入冬以来,“夏鲜”蔬菜产业园的现代化育苗大棚通过采用智慧农业操控、水肥系统一屏管理与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蔬果苗正常生长,从源头上缩短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和育苗风险,有效增加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这是基地内的甜瓜嫁接苗大棚。”该公司负责人崔新龙向记者介绍,与普通的甜瓜苗不同,大棚内的甜瓜苗全部是嫁接苗。“嫁接甜瓜苗长势好、产量高,现在周边地区追求质优、高标准的种植基地都使用嫁接苗。”崔新龙说,除了传统的果蔬苗木,目前他们还引进了紫生菜、紫冠油菜、美国苦苣等新品种,在现代的技术支撑和进口基质的帮助下,苗木的质量品质得到了保障,98%的苗木发芽率也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自从引进现代化的育苗温室,每到农闲时,我就来这里打工赚钱。”家住产业园附近的51岁村民景香串说,她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挣3000元以上的工资,还能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
在“夏鲜”蔬菜产业园,像景香串一样稳定务工的村民每天有上百人,他们都是当地农户,不仅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还能在培训后掌握科学播种、移栽、培育苗木的相关技术。
据崔新龙介绍,在发展常规蔬菜育苗的同时,产业园还同步发展蔬菜的嫁接育苗。经过数年发展,该合作社已走上商业化蔬菜种苗培育道路,蔬菜育苗品种涵盖辣椒、黄瓜、西红柿、甜瓜、紫生菜等多个品种。目前,产业园一年育苗量达到8000万株,辐射带动了周边20多个示范基地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不断提高育苗质量来吸引周边市县的客户到夏县来育苗、购苗,不断扩大产业产能,带动当地更多农户就业增收,用科学育苗‘育’出好前景。”崔新龙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