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10-14
“来到安置点才发现,床褥人家都帮着铺好了,挺细心。”在新绛县新城幼儿园安置点,年逾七旬的新绛县纺织厂退休职工张绛生说。
“10月7日晚上7点接到通知,说汾河水位猛涨,当天社区所有人员要立马乘坐公交车,来到安置点。”说起安置转移的经历,张绛生仍然心有余悸。受连日降雨及上游来水等因素影响,汾河水位快速上升,面对严峻的汛情,10月7日,新绛县委、县政府闻“汛”而动,及时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村(社区)的群众转移到安置点。
这一天,张绛生和家人被紧急转移到临时安置点——新绛县新城幼儿园。
10月12日下午5时30分,在该县新城幼儿园校园里不时听到“大家排好队,按秩序取碗筷,再打饭、打菜”……205名安置在此的群众这几天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且花样不同的饭菜。
在该安置点内,记者看到房间干净整洁,转移安置的群众情绪稳定,或看手机,或在聊天,或在休息。特殊的时刻,大家临时组成一个大家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据了解,新绛县此次共设置集中安置点14个。各个安置点都有对接单位专职负责,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对各安置点进行两次定点消毒杀菌,同时还配备了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守护大家健康。对接单位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序地做好信息登记,为群众准备所需物资,帮助群众整理物品等工作,确保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住所、有医疗保障”。
受降雨影响,新绛县气温骤降,气温只有10℃。
在该县城隍庙的群众安置点,负责该安置点的该县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在为帐篷安装棉门帘。
为了应对降温天气,该县安置点不仅为群众准备了可口的饭菜,还为群众准备了床和被褥,并为每个安置点的房间安装了空调等取暖设备。10月9日晚,300名群众被转移到新绛中学艺体馆,校长李国红带领工作人员马上给每位群众送去棉褥棉被。
新绛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宏说:“根据全县防汛救灾要求,我们针对当前寒潮和降温,又调拨3000余套棉衣、棉被和电热毯、油汀、空调等取暖设备,保证室内温度达标、群众不受冻,让安置点的群众住得舒心、暖心。”
记者 樊朋展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