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最可爱”作家魏巍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0-14

■张宝晶

近几年,只要一过完国庆节,我就自然而然想起几十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的伟大壮举,以及作家魏巍和他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因为我也是有着20多年军龄的老兵。

人的情感是如此神奇,我自从拜谒了魏巍的墓地,便在亲朋好友中不断讲述,并写下这篇文章。

在万安公墓能遇见魏巍的墓地,我自然喜出望外。文学大家季羡林、国学大家任继愈、红学大家周汝昌等人的墓地与魏巍墓地近在咫尺。他的墓地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有两平方米的面积,只有两块枣红色的花岗岩,别无长物。

其中一块,是他的墓盖,约二米长,一米多宽,一尺多厚,平躺在地下。另外一块,是他的墓碑,与墓盖差不多大小,直竖在墓盖顶端。碑上右刻“魏巍”,左刻“刘秋华”。乳白色的字,枣红色的碑,反差很大,名字愈发显明。字是作家平时的签名体,行云流水,潇洒奔放。字如其人,作家性格在这里暴露无遗。碑上没有立碑人的名字,也没有立碑时间。

魏巍2008年8月24日因肝癌去世,8月30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遗体告别仪式,2011年8月24日骨灰安葬在万安公墓。此后,《人民日报》发了纪念文章。

有报道称,在河南郑州福寿园陵园也有一处魏巍的墓地,其中立有一尊魏巍的仿人全身铜像,实现了他在日记中写的,百年之后“希望骨灰能回老家”的心愿。当地文化部门为纪念从郑州走出的这位著名作家,在他的故居修建了一座“魏巍故里”牌楼,匾额为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题写。魏巍,是郑州市的名片,是郑州市的荣耀。

魏巍万安公墓的墓碑碑阴,三分之一的面积用仿宋体竖刻着魏巍的生平简介:

魏巍(1920—2008),原名魏鸿杰,河南郑州人,著名作家。一九三七年投身中国革命,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九五〇年参加朝鲜战争。终生坚守革命理想,深深热爱祖国和人民,是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诗人、战士。一生著有多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创作了长篇小说《东方》《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曾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享誉中国。

碑阴剩余三分之二的面积,用魏巍的手迹竖刻着《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头和结尾: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手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读着魏巍墓碑上的文字,我便想起自上初中开始读这篇美文,一直到我成为古稀老叟,不知读了多少遍,每读一遍我都心情激动,志愿军战士的行为感动了我,魏巍的文笔也感动了我。他在朝鲜写的《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我都把它们视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续篇,不止一遍地去读。

1951年4月1日,魏巍写成《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曾动情地说:“好几年没有看到这样的好文章了。它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对志愿军战士最崇高的奖赏。”

毛主席阅后批示“印发全军”,并建议其他领导人认真读一读这篇作品。朱德总司令看了说:“写得好!很好!”周总理在1953年全国第二次文代会上作报告时说:“我们就是要写工农兵中的优秀人物,写他们中间的理想人物。魏巍同志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类典型的歌颂。它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我们就是要刻画这些典型人物来推动社会前进……”讲到这里,他竟推开了讲稿,对着话筒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这时,全场都望着从座位上站起来的魏巍,热烈鼓掌。周恩来对他说:“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时间不长,这篇文章便被收入到了中学语文课本。在那个年代,从共和国的领袖,到全国的中学生,后来又到社会各界人士,无不在读这篇文章,无不为这篇文章所感动。从此以后,《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名词和不朽的称谓。

作者通过“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火中救人”“一口炒面一口雪”三个精选的事例,使我们感到志愿军战士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志愿军战士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志愿军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志愿军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战争是残酷而又悲壮的,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

鸦片战争以来,被称作“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在连绵不断的内忧外患中挣扎煎熬。抗美援朝,站起来的中国人敢于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诉诸武力,而且逼得对手三次撤换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逼得对手在谈判桌上无条件地接受停战协定。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打出了军威国威,打出了一个军事大国的形象,打出了世界格局中属于自己的位置,取得了政治上、军事上、外交上乃至道义上全方位的举世瞩目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和尊严,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同时,也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正因为有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抗美援朝战争和志愿军,才有中国几十年的和平建设环境,才有中华儿女的扬眉吐气,才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建交,才有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和话语权,这在今天仍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魏巍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他的佳作能享誉全国,是他三次赴朝,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深入血与火的前线的结果,是他与志愿军战士身挨身心连心的结果。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北京军区政治部正军职顾问,一辈子没有离开部队。他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奠定了其著名文学家的地位。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能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战士的英雄气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而这一切,把我完全感动了。”确实是这样,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影响了好几代人,一个作家的作品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很不容易,是作者通过文学著作,真实地反映了时代中鲜活、生动的历史性壮举。

文如其人。只有“最可爱”的作家,才能写出“最可爱的人”。魏巍,你的文章是不朽的,你的名字同样是不朽的!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