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0-14
记者 付 炎 实习记者 李丹凤
校园是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国庆节假期刚过,10月9日,“全国文明校园”市实验中学如期举办新学期“文明之星”“文明班级”表彰大会,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厚植文明新风尚。
“让文明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多年来,市实验中学为之奋斗。该校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教育工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完善全员参与、全方位体现、全过程渗透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机制,推动创建工作不断呈现新特色、新亮点、新成绩。
构建滋养文明的政治生态
身正为范。构建滋养文明的校园生态,学校领导班子必须守正担当,率先垂范。
近年来,市实验中学不断完善提升党建阵地,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确保党组织充分履行职责、全体党员争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在创建文明校园过程中,该校成立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责任领导机构,层层压实责任,实行一岗双责;在评模、评优、职称评聘、晋级等方面,实行精神文明建设“一票否决”制。完善校长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学校每一个重大项目、每一项制度和人事变动都必须经校委会研究决定,确保公平公正。同时,该校坚持依法治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学籍管理制度和国家课程计划等,努力构建滋养文明的政治生态。
培植优良浓厚的育人生态
一直以来,市实验中学以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努力培植优良浓厚的育人生态。
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开展好“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主题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该校先后组织举办了“传承红色历史”演讲比赛、“祝福祖国”系列活动、古诗词诵读竞赛活动等。
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该校建立了“校长—学生发展中心—德育处—年级德育负责人—班主任”五级网络管理体系。每学期,德育处都坚持组织开好两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和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培训会议。这“两会”有主题、有记录,不仅教育了学生,更提高了班主任的教育水平。此外,组织各科教师每周开展两次统一教研,不仅研究课本知识,而且挖掘德育素材,力争在学生的感动点、醒悟点、分歧点、困惑点、矛盾点等节点开展深层次教育,从而实现学科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提升。
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夯实校园文明的根基。该校坚持开展“文明班级”“最美教室”评选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规范其自身行为;落实《一日常规检查评比制度》,在学生的常规管理中,每周开展一次升国旗及国旗下的演讲、一次班团会活动,各项活动均做到了有主题、有内容、有结果;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制定了升国旗制度等行为规范,帮助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把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成创建文明校园的固本铸魂工程。该校通过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特别对青年班主任、青年教师每月增加一次培训,由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分享班级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提升班级管理能力和课堂把控能力。同时,鼓励青年教师通过“结对子”的方式拜师,在“一对一”的帮扶中迅速成长。随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广大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进一步增强。
打造环境优美的人文生态
在市实验中学东校区左侧立有一块景观石,上刻“追求卓越”四字;右侧一棵雪松下立有一块“人”字形景观石,取“立”德“树”人,落“石”到位之意。
用校园人文景观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是市实验中学创建文明校园的一个小创举。
该校还加大净化、美化、绿化力度,通过粉刷教室墙壁、修整硬化道路、修建绿化带、扩建学生活动场地等,提升校园整体形象,打造干净整洁校园。该校与公安部门联合在学校门口建立安全警亭,维护学校周边安全;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通过每周开展全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定期组织师生开展防震减灾演练等举措,打造平安文明校园。
有了好环境,还要有大内涵。该校十分注重“书香校园”创建活动,通过建设图书责任制、班级图书角,开放学校图书馆,举办读书交流会,打造读书明星榜,给师生推荐书目,不断引领全体师生用经典滋养心灵,以文化沁润生命,让生活因读书而精彩纷呈,让校园因书香而魅力四射。
如今,“博学、严谨、爱生”的教风,“会学、勤学、乐学”的学风,“尚德、励志、求真、创新”的校训,已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追求;校歌《实中颂》成为音乐课必学曲目;校徽、校标在教师课件、学校网络媒体、学校宣传栏中随处可见……
市实验中学在变革中坚守与创新,在奋进中求索与突破,先后荣获“山西省示范初中”“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先进校”等称号。2020年11月,该校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