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这,是一种荣幸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8-05

李 琳

国之情,民之意,查人口,定大计。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背景下,对全国人口基本国情国力的普查。

在2020年7月之前,我和人口普查几乎没有任何瓜葛,如果非要扯上关系,那也就是在过去的全国人口普查中为国家人口总量贡献了一个“1”。

我叫李琳,是万荣县宝鼎社区的网格长,负责学府网格及荣城网格的普查工作。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我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在工作中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就像《雷锋日记》中所写的那样:“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带着这些问题,我满怀激情地投入此次人普工作中。

2020年10月前,普查工作进入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含区域划分及绘图、核定区划信息、核实普查小区边界、编制普查小区码、标识建筑物和绘制普查小区地图等。

宝鼎南区共划分了108个普查小区,普查工作任务巨大,我们的人手短缺。于是我们开展普查员选聘培训工作,培训结束后为每个普查小区分配相应的指导员及普查员。

进入10月后,普查准备工作开始进入关键期。通过人员的配置,我被委以指导员的重任。接着便是迎面而来的艰巨的普查工作。每当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雷锋日记》中的那几个问题,不断地激励着我主动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办法。

人口普查摸底阶段,最辛苦的事莫过于“找人”。社区居民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们工作忙、人员流动大。入户时人不在、打电话没人接,这都是常事。因此一遍遍地入户、一次次地拨打电话就成了我们的日常。

在此次工作中,我们的普查员在入户不见人、电话也打不通时,便坐在其家门口“守”,直至等到普查户人员并填报完成我们的普查表。这是一种现象,但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

在开展普查工作中,我和普查员们时刻本着“见人就登,见户就登”的原则和“走遍普查的每一寸土地”的目标,从早到晚,分秒必争,走街串巷。为了让群众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我们总是认真耐心地向普查户解释统计的每一项指标的含义。

每当躺在床上,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租户住户信息不明、户在未入住、临时入住不常住居民……这些字眼总是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刚刚结束居民信息入户登记,我就再次被委以宝鼎社区虚拟小区普查员的重任,去完成集体户、大户及非亲属、家庭户的区分工作。虽然工作量大,但领导的支持、同事的帮助以及家人的陪伴让我信心满满、动力十足,不断迎难而上。我总共录入虚拟小区户籍户数1558户、户籍人数5002人。

工作中,上心、操心、用心等“三心”和做好、做细、做实等“三做”,成了我的座右铭,不断激励我前行。

2020年11月1日,正式进入人口登记阶段。尽管经过了培训,但在普查过程中,仍然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我的工作就是24小时随时随地、不厌其烦地解答各普查小区普查员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再次召集网格内各普查员,进行平板信息录入指导,从而以更好的状态及更快的速度投入工作,完成对调查工作的再次确认及上报。

一路走来,一路感动,一路感激。

作为人口普查的一员,我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增长才干、激扬青春。经历了人口普查工作,我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人口普查十年一次,有幸参加这部“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今天我可以骄傲地说:“这,是一种荣幸!”

 (作者单位:万荣县宝鼎社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