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6-19
□黄彦文
2021年4月18日,许渊冲先生迎来了自己的100岁生日。也许有人不了解他,也许有人因热门综艺《朗读者》知道了他。生于军阀混战的乱世,炮火中求学于西南联大,27岁留法,30岁归国;钱钟书的得意门生、杨振宁的同窗挚友、俞敏洪的授业恩师;首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的亚洲翻译家……这一堆“标签”都不如他在名片上印的简单直接:“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 许渊冲”。
有人婉言相劝:这会不会显得“不谦虚”?他理直气壮地回应:“这是实事求是!我的名字比名片还响!”是的,因为他,中国读者认识了于连、哈姆雷特、包法利夫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他,西方世界知晓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汤显祖……
据北京大学介绍,许渊冲从1983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到1991年70岁时才退休。退休后,少了教书工作琐碎叨扰,他更专注自己的翻译工作了,每天仍然会在那栋70平方米水泥地板的老房子里翻译到深夜。
许渊冲每天会对着台式电脑将自己每日的翻译成果一字一字地敲进电脑文档,从晚上10点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百岁之际,他还在坚持翻译《莎士比亚》。在近30年中,他的译作从先前的20余本,增长到150余本。
老先生学会使用电脑后,用这种方式继续着自己的翻译事业,虽然年纪大了,眼力有所退步,行动也不是很方便,但他还是坚持着。老先生曾说:“我的一生就在尽量使世界变得更美。”
许渊冲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我而言没有日夜。每天和每天的区别只有一个,有没有翻译。”他将英国诗人托马斯·摩尔的诗句挂在嘴边:“延长生命最好的办法,是从夜里偷几个钟点。”
2007年,他被医生诊断为直肠癌,被告知只有7年可活。2014年他却站在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的领奖台上,成为摘得“北极光”杰出文学奖的首位亚洲翻译家。“北极光”奖评价他是“中英法文化沟通的桥梁”。
据北京大学介绍,许渊冲百岁之际,又出版了《西南联大求学日记》《古诗里的核心词》“画说经典”以及“许渊冲英译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系列”等,不断与时间赛跑。
这位期待世界美好的可爱老人,对年轻人说:“你应该使生活愉悦,使乐趣增多,使自己有乐趣,别人也乐趣,这是个最好的世界。”(《扬子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