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石佛沟里军民情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3-16

□安新明 陈民选

今天的石佛沟

位于稷王山下的石佛沟村,坐落在稷山县境的最南端,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这个仅40多户人家的小村,传奇的故事一串又一串。

抗战时期,令日寇闻风丧胆的212旅总部曾驻扎在这里。212旅旅长孙定国在上级的领导下,曾在这里带领4000将士和日寇伪军周旋,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

孙定国

1938年9月6日,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孙定国带兵奔赴稷王山革命根据地,当时部队开赴稷山县太杜村时,只有700人,枪械400余支。为了扩大抗日武装,这支部队走一路打一路,宣传一路,壮大一路。他们先在清河北阳城沟里伏击了过往日寇,一战打死打伤敌人30余个;同年10月,在清河村的大庙召开了一场动员大会,当场就有28名青年参了军。后来给孙定国当警卫员的清河村贾自力,就是这次报名参军的。

1939年年末,孙定国选定了可退可进、便于隐蔽、水源充足的稷山县太阳乡石佛沟作为212旅总部,把已经发展到7000多人的部队,分布在万泉、荣河、稷山、新绛、闻喜一带。212旅的声威在汾河南片叫响了,所到之处,百姓箪食壶浆,夹道迎送。

212旅将士生活过的地方

石佛沟村是一个离稷王山只有几里地的山沟小村,部队刚来时,山村的百姓没见过这么多兵,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心里忐忑不安。村长曹来盛把孙旅长的住所安排到村里最好的曹家大院,睡在堂屋的曹家人早上起来一看懵了,原来212旅警卫排的战士们和衣躺在大院的台阶上和门洞里。曹家人看到,这支部队和老百姓口中说的国民党兵不一样,第二天就把全院所有的住房让出来给战士们住。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才相信这真是共产党的队伍。孙定国的战士还帮老百姓挑水、搬东西、干杂活儿,部队战士和老百姓融为一体,大家看到这不扰民的子弟兵,心都放下了。当时,家家有住兵,户户给战士和伤病员开灶。

离孙定国指挥部不远的王家祠堂,成了212旅的“战地医院”,有一个医务主任,10多名初学医生,12名护士,还有几名勤杂人员。石佛沟的百姓在祠堂支起锅灶,为“医院”办起了食堂,家家户户拿出自己储存的玉米、油、红薯、萝卜等支援部队,为受伤的战士做好饭吃。而村里百姓则到山沟里挖野菜,熬玉米糊糊和煮红薯。村民卢永花一家还承担起了为孙定国旅长及总部领导做饭的任务。

一天,孙定国的部队在万泉南牛池村伏击了日寇,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歼灭60多个日本侵略者,还缴获了日军的汽车。但是,这场战斗有几个战士负了重伤。晚上,消息传到石佛沟,村里百姓迅速组织担架队和独轮车去抬伤员,几十个村民报名参加了担架队。

212旅将士生活过的地方

村民王化南为加入担架队,匆匆忙忙咬了块玉米糕就上路了。家里人怕夜晚寒气大,赶忙翻箱找他的棉袄让他带上,可吆喝他时,他已跟随担架队走出二里路了。

村民王仁义是个年轻小伙子,不久前刚刚订婚,准备迎娶下王尹村的范好春,婚礼就在得知战士负伤的第二天举行,家里已经支起了锅灶,帮忙的人络绎不绝。但他听到部队有伤员的消息后,跑到总部留守干部处请命,非要参加担架队,好说歹说不顶用,干脆直接去追赶担架队了。

这时,他家里早已乱作一团,这定好的日子,明天娶媳妇没新郎可咋办?大伙实在没有办法,也不能因此影响这次打扫战场和身负重伤的指战员,最后一合计,干脆在村里找了个比他年轻的小伙子顶替他。因为当时两个新人只见过一面,结婚时新郎又穿了一身行头,还戴了眼镜和礼帽,新媳妇盖了个红头纱,就这样把仪式办了。娶亲人马回到石佛沟时,王仁义也回来了。新媳妇一听,原来新郎是找人顶替的,真正的新郎刚抬伤员回来,她不但没生气,还高兴地说:我要的就是这不怕死、能吃苦、一心向党的汉子。

孙定国在石佛沟驻扎期间,一身百姓打扮,粗布衣裤,时常戴着个旧草帽,和老百姓的关系很亲近,讲起话来,开口就是“大爷长”“大娘好”,有时还把小孩子带到旅部吃饭。老幼妇孺都愿意接近他,尤其爱听他一口山东话的演讲,若开群众大会,十里八里以外的人也跑来听,稷山人亲切地称他“孙头”。这里地方戏蒲剧团有个名演员叫王存才,演得好,当地流传着一句口头语:“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自从孙定国和他的部队来了,这句口头语就变成了:“不看存才《挂画》,也要听孙头讲话。”

孙定国的212旅建立石佛沟总部、连续打击日伪的消息,《新华日报》在1940年2月7日专门报道过,前后有6次以上的表扬报道。

1941年后,石佛沟村民曹来胜的儿子曹奎,随孙定国的部队转战南北,在汾城一带与日伪打仗时壮烈牺牲,被追认为烈士。后来,212旅战地医院万荣西村的一位护工,听说曹家的情况后,回来找到石佛沟的曹家,改名为曹来奎,并招亲到这里,赡养老人、抚养儿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12旅老战士稷王山下再聚首。

随着抗日战争推进,后来212旅转战南北到太岳、太行等地参加战斗,但几十年来,石佛沟人民仍怀念着孙定国。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