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绘就景美业旺民富人和的时代画卷
——“十三五”我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12-10

记者 董战轩

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不断深化认识、强化措施、勇蹚新路,农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农村整体面貌持续改观,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幅景美、业旺、民富、人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优化环境,农村焕发新气象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从生态文明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描绘中国乡村的美丽图画。

盐湖区龙居镇雷家坡村在德孝文化建设上发挥了示范作用,闻喜县东镇上镇村在畜禽粪污处理上实现了综合利用,垣曲县皋落乡岭回村在特色开发上保持了当地底蕴和风貌……“十三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我市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

根据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省市县三级联创工作要求,对标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做法,我市采取“确定创建村、选树好典型、分类抓示范、表彰先进村”等措施,重点推进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建设五大专项行动,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大力开展农村巷道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全市农村环境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共建成新农村重点村2089个,累计创建117个省级、245个市级、425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在拆违治乱上,全市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5.4万吨,清理村内河渠沟塘垃圾和淤泥1.1万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万余吨,拆除违建、废弃建筑、残垣断壁7843处。在垃圾治理上,建设垃圾中转站124座,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147处、生活垃圾堆放点1664处。在污水治理上,全市有234个村先后启动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累计建设管网490公里、污水处理设施80套,超3.5万人受益。在“厕所革命”上,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56918座。在卫生乡村建设上,完成了12个省级卫生示范乡镇、48个省级卫生示范村和442个省级卫生村的创建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全市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观。2016年至2018年,我市连续三年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新型服务业,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515个,推动农民外出务工创业、返乡创业,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深化改革,激发农村新活力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向改革要活力。农业农村发展不但要从外部寻求突破,更要从内部挖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其自身蕴含着的巨大发展潜力。

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单位,自2018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的总体目标,综合施策、多措并举,规范集体资产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明确组织法人地位,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市1606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全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成立集体经济组织4个阶段工作,共核实资产147.04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22万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9411个,成立经济合作社(联合社)6656个;全市已完成登记赋码和颁发证书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达16067个,完成率100%。国家级试点河津市和省级试点临猗县均按时按量完成试点任务,并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其中,河津市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全国推广。

我市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载体,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发力点,以强化高素质主体培育为支撑,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质量”的要求,从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高度出发,加强政策落实,狠抓指导服务,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在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中登记备案的家庭农场达13657个,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639家,成立联合社70家,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

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经营模式。自2017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重点环节、扩大覆盖范围、集中连片推进”的总体思路,打造服务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业,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在有效解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的同时,通过服务组织的专业化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要素导入农业生产,实现了农民节本增收。试点区域全程托管后,粮食亩均增产20%,亩均节本增收300元以上,托管服务主体收入增加20%;实现了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两增”目标和“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促进了农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副产品网络销售节节攀升;加大对涉农贷款的支持力度,稳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规模;设立运城农业风险投资基金——河东兴农基金,着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进供销社、农村水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业水价等改革;深化林业改革,完善了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配套政策;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发展了多种形式新型农业金融组织,出台了信用社资金扶持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和重大行动的推进、实施,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有效开展探索积累了发展经验,释放了制度活力,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综合施策,释放农村新动能

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抓好落实。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7.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22.39万亩,打造蔬菜标准园20个;累计认证“三品”农产品615个、面积315.53万亩,运城市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8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0.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达到1002万亩次,化肥利用率达到了40%,实现了我市化肥使用量连续6年负增长。重点推进1个国家级(万荣)、7个省级(稷山、新绛、盐湖、永济、临猗、夏县、绛县)、5个市级和30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工作,初步形成国家和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智慧农业云平台是推进智慧农业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现代农业智慧化的基础支撑。我市大力实施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项目,采取政府投资、合作运营等方式,分两期完成“1个平台(运城市农业信息化综合支撑服务平台)、2个中心(运城市农业云数据中心、运城市农业资源指挥调度中心)、9个核心应用系统(耕地利用大数据服务系统、农产品O2O电子商务系统、农业投入品监管及综合执法管理系统、运城市农产品价格行情监测预警云系统、数据采集基地、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统计与分析云系统、农作物生产状况分析预警系统、运城市综合社会化服务系统、农业物联网云系统)、3个应用工程(物联网建设工程、数据采集工程、移动终端App开发使用推广工程)”的项目建设,工程的设计实施荣获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博览会创新奖和优秀设计奖。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后,将有效提高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和服务水平,全面实现我市农业农村大数据的采集、分析、研判、可视化发布以及有效运用,提升监管及服务水平,加强政府监测、预警、指挥、控制、协调能力。

“十三五”以来,我市致力于提升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成农村“两委”换届,全面完成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整顿任务;集中培训1万名换届后的农村(社区)“两委”基层干部;新建、改扩建乡镇“五小”设施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善农村组织管理活动条件;全市普遍建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村民自治工作不断完善,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把“三零”单位创建与坚持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起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农村法治建设不断向前,“乡村治、百姓安”的局面正在形成。

高瞻远瞩绘就宏伟蓝图,砥砺奋进谱写发展新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市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运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开拓“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运城路径,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运城篇章。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