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9-01
▲剧版《长安十二时辰》人物形象
随着三维动画制作技术进步,一些国产动画作品开始追求“真实感”,《长安十二时辰》动画版便是其中之一。片中的场景和角色模型都设计得相当写实,连人物的睫毛、眉毛都根根分明,表情、动作也力求贴近真人。
其实,在《长安十二时辰》之前,“写实派”的三维动画已有先例。7月开播的国漫《凡人修仙传·风起天阑》(简称《凡人》)甚至已经抛弃了传统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转而采用全程真人动作捕捉的方式制作。这使得角色的种种微表情、小动作,都格外真实、细腻、传神。不过,这样的技术革新和呈现效果也引来了大家对真人剧和动画边界的思索:“《凡人》到底还算不算是一部动画?”
过分写实 掉进“恐怖谷”
虽然《凡人》的制作过程有了真人演员的加入,但真人捕捉的数据并不是采集以后就直接照搬使用的,而是由动画师进行多轮调整,再映射到制作好的角色模型上。所以归根结底,《凡人》还是一部三维动画。
以往,三维动画主流的审美风格,要么是帅气美型,要么是夸张搞怪,写实是近年来技术发展才催生的一个崭新流派。《凡人》等作品一直在真人剧与动画之间谨慎地寻找符合大众审美的“写实风”。相比之下,动画版《长安十二时辰》的美术风格有些简单粗暴——光是“张小敬”那张与雷佳音一模一样却又僵硬了几分的脸,就让不少观众“毛骨悚然”。“一般来说,动画角色越接近真人,就会越招人喜欢,但如果太过于接近真人,反而又会让人觉得恐怖,这就是‘恐怖谷’理论。”《凡人》动画总监翁志力解释,“从早期的模型开始,我们就做了很多二次设计,让动画角色的脸型与真人有一定程度的区别,避开‘恐怖谷’。”
完全“复刻” 何必看动画
《长安十二时辰》动画版预告片质疑声音有些大,一条热评道破了玄机:“动画的功能不是重复现实。”技术的进步可以解决三维动画模型穿帮、动作僵硬等问题,但单纯追求画面细腻、动作流畅,“人造人”始终不可能比得过真人。
其实,相比实拍影片,动画创作拥有更高的自由度。动画角色可以因作者的设计随意改变长相、身材、气质,不为演员本身的外形条件影响,也可以超越人体极限,做出真人演员无法做到的动作;动画镜头没有实体,可以不受空间调度的局限,完成实拍影片无法完成的分镜,一些精彩但拍摄难度很大的长镜头也能在制作过程中进行逐帧调整,达到完美的效果……如何发挥动画艺术的优势,展现其独特的魅力,才是作品制胜的关键。(《新民晚报》8.31)
近日,《长安十二时辰》将推出动画版的消息公布,一石激起千层浪。去年,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剧版《长安十二时辰》凭借精美的服饰、布景以及雷佳音、易烊千玺等主演的演技和人气,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此次曝光的动画版预告片,场景、剧情与剧版如出一辙,就连人物面容也全部按照演员的样子刻画。这番完全“复刻”的做法,引发不少网友的质疑。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