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无关紧要的基层“调研”该收场了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8-26

常言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可是,只打调查研究的“雷”,而不下解决困难和问题的“雨”,且有些无厘头调研的频次增加到“数不胜数”“防不胜防”,这种所谓的“调研”不是形式主义,又能是什么?

笔者近日在西北地区一些县区采访时了解到,目前令基层最头疼的是名目繁多的“调研”。“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调研”面前,基层哪个部门都“惹”不起,还要全力以赴“应对”,已到了敢怒不敢言,赔着笑脸搞“调研”的无奈地步了。

近一个时期以来,各种各样、包括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奇葩调研又有所抬头。“基层制度建设”“应急工作反应”等调研,多少和基层工作还有些关联;但诸如“基层档案管理”“社团组织工作参与状况”等调研与许多基层工作风马牛不相及。更关键的是:“调”来“研”去,光“打雷”不“下雨”。调研之后,拍拍屁股走人了。既没见拿出具有建设性解决问题的指导意见,更没有解决基层困难的实质性方案。实际上,这样的调研本来就是可有可无、为了调研而“调研”的。这样的调研是扎扎实实“走过场”,实实在在“搞形式”。最让基层干部叫苦不迭的,是他们实在“陪”不起。基层工作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今天陪上级领导调研,落下来的工作明天还得想方设法“补”上。这一落一补之间,又给基层干部增添了很多工作量。

习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背后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担责,满足于做表面文章,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

一些地方满足做表面文章的基层调研,已到了该整顿不可的时候了。(据央广网郭长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