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豆蔻“羊倌”返校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6-19

今年以来,一场疫情改变了正常的上课模式,和学生的交流只能隔网相望。空中课堂开始一个月后的一次测试,永济市城西初中分校青年教师杨娟却发现,班里女生马蒲元却久久不交卷,也常常不在线上课,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带着满心的疑惑,她给马蒲元舅舅打了电话。原来是家里只有一部手机,作为姐姐的马蒲元只能先让弟弟妹妹学习。了解情况后她从家里找到一部旧手机,更换了手机屏和电池,驱车前往马蒲元家。

说起马蒲元,杨老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仅因为她品学兼优,而且因为她有一个太“特殊”的家庭。杨娟老师是2018年秋为了响应永济市集团化办学的号召,主动要求从城里的城西初中到乡下的分校任教。来到分校后了解到,一位叫马蒲元的学生,家境极寒,父亲病逝,母亲聋哑,奶奶年迈,舅舅腿脚不便,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妹妹和上幼儿园的弟弟,一家六口人挤在两间破瓦房里,可以说一贫如洗……得知这一情况后,杨老师不由自主地对这个女孩子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她把自己家里适合马蒲元穿的衣服整理出来送给她,还给她买了新白球鞋、学习用品和学习资料。

当杨娟赶到马蒲元的家时,家里没有小蒲元。这时,小蒲元的奶奶从外面回来,告诉老师,孩子前段时间的网课是在山上放羊时抽空看的回放,山上信号差,孩子落下好多功课。奶奶一脸的愧疚。当杨娟听到小蒲元一边放羊,一边还不忘网课时,心里不是滋味。于是,在奶奶的带领下,杨娟穿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走过布满荆棘的乱草堆,远远看见一着红色上衣的女子,近前看正是一边熟练赶着羊群、一边背诵《马说》的女孩马蒲元,杨老师顿时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擦干眼泪跑过去说明来意,并决定说服家长,必须让马蒲元按时线上学习。经过一席长谈,她终于说服马蒲元奶奶和舅舅,并承诺落下的功课老师会给补上,家里的活也做了调整,羊暂时由舅舅放养,孩子可以趁周末帮忙。杨老师的承诺和安排让马蒲元和家长都放下心来,马蒲元拿着手机,俊俏的小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靥。

现在,一切恢复如常,马蒲元已回到熟悉的校园,她又能和亲爱的老师同学一起生活学习了,她变得更加勤奋、更加自信!

这,就是一个发生于永济市城西初中分校的一个真实故事。在这里,“一个都不能少”不仅在女教师杨娟心里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而且和杨娟一样,城西初中分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孩子们都在践行着这份教育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而这个故事也正是该市集团化办学带来的教育嬗变的缩影之一。

近年来永济市不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这一办学模式改革,实施“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城乡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试行城区学校在农村办分校,全力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激活了永济教育的“一池清水”,收到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永济市教科局近年来推行的集团化办学,为更多像杨娟这样的有志于支教乡村的优秀老师走上追梦之旅,同时实现了城乡资源的互补,让更多的像马蒲元一样的乡村孩子看到生命中另一片艳阳天! (谢全登 冯红寅)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