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前坪白皮松 “芮城有座靖道院,离天只有二尺半。”说这句话的是芮城县大王镇前坪村党支部书记胡青龙。他口中的靖道院已经不复存在了,但靖道院旁的白皮松至今矗立在百梯山上。有着300多年树龄的白皮松,其树高约20米,树皮不规则脱落后露出白色内皮,树干笔直生长。放眼深秋的百梯山,白皮松一枝独秀。
▲垣曲前青皂角 垣曲县长直乡前青村的皂角树长在村里的巷道中,距今至少500多年了,现已成为村民闲聊聚集的根据地。村里一位八旬老人告诉记者,她嫁到村子的时候,皂角树就是这个样子。
▲垣曲薛家堡紫藤缠皂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垣曲县历山镇薛家堡村有一奇景——紫藤缠皂角。一棵500多年的紫藤树(右)缠着一棵上百年的皂角树,彼此相依,共同成长。
▲垣曲刘张银杏 扎根于垣曲县新城镇刘张村境内的银杏树,树高19米,胸围4.5米,相传植于唐代。根据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专家组的建议,垣曲县委、县政府依托这棵珍贵的银杏树,规划了3700平方米的银杏公园。目前,该项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公园建成后,既可以有效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宣传古树文化,还可以方便周边群众休闲娱乐。
▲垣曲槐南白黄连木 在垣曲,唯一和刘张村银杏树齐名的“活化石”,就是皋落乡槐南白村的黄连木。据介绍,该树至少1500多年了,被村民很好地保护着。眼下,黄连木的叶子已渐次泛黄,与历经沧桑的树干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别样之美。
▲垣曲南洼侧柏 和前青村500年皂角树一样,南洼侧柏也在长直乡境内,但远离人居。它长在村外一山丘之上,原先上山都没有路,后来垣曲县绿化委专门修了一段上山的台阶,方便了人们参观。关于侧柏种于何时、何人所栽,无人能说得出来。该县绿化委主任郭政民推断,此树至少800年了。
▲芮城南辿银杏 芮城境内的银杏树位于大王镇南辿村,相传距今2600余年,树高25米,原为雌雄双株,1942年侵华日军伐去雄树,今只留雌树。村里流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树下济世救人、教化村民;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树下操练精兵,从而夺取天下。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从改善生态环境、增进人民福祉、厚植发展优势的高度出发,作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大决策。保护古树名木、弘扬生态文化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内容,10月31日,由运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组办公室主办,运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运城市植树绿化服务中心、运城晚报共同承办的“运城十大树王”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运城北靠吕梁、南依中条,汾河滋润、黄河缠绕,春华秋实,冬白夏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然环境十分优越。自古舜耕历山、嫘祖养蚕、后稷稼穑,文武俊秀,人才辈出,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名胜古迹荟萃如云,星罗棋布的古树名木,述说着亘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成为大自然和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珍贵资源。
“运城十大树王”评选活动截至明年2月,旨在把我市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树名木选拔出来、宣传出去、弘扬起来,彰显我市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展示古树名木的古老之美、奇特之美,引导社会公众知晓植物种类、爱护古树名木,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提高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公众知晓度,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行动中,掀起人人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热潮,为提升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大运城增光添彩。
本次活动是在运城市行政区域内,从原有生态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树木中,根据树龄长、树体大、树形美、内涵深、价值高等五大标准,评选“运城十大树王”,并给予广泛宣传和授牌保护。评选活动采用专家评审和公众投票相结合,由本报和相关媒体向全社会公布。本次评选活动,将对获得“运城十大树王”荣誉的线索、资料提供者奖励2000元。
即日起,本报将开辟《创森进行时——我心中的树王》专栏,每期刊登10株古树,欢迎摄影爱好者、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积极撰稿。联系电话:0359—6388509
在《创森进行时——我心中的树王》专栏开篇之际,本报记者和市植树绿化服务中心相关专家先后赴芮城、垣曲等县,实地考察了芮城大禹渡古柏、芮城古魏龙王庙隋槐、垣曲槐南白黄连木等10株古树,现予刊发以飨读者,亦借此抛砖引玉,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