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红色引擎” 驱动“绿色蝶变”

——记华鑫源钢铁集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曹文娟

党旗所指,发展所向。近年来,山西华鑫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锚定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创建任务,坚持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以“红色引擎”推动装备升级、工艺创新、产品提质和绿色发展,打造“铸红色堡垒,创冶炼辉煌”党建品牌,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闯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生态优”的特色发展之路。

党建领航

把准转型方向盘

10月28日,在华鑫源钢铁集团2×70万吨轧材生产线上,轧机的钢铁轧制声与智慧管控系统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映照出企业从传统钢铁冶炼向高端精品钢材制造转型的生动画面。作为华鑫源钢铁集团转型升级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板块,2×70万吨轧材生产线项目总投资8亿元,于2025年7月正式投产。在生产工艺和设备选择上,该项目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引入国际先进装备,配套连铸直轧工艺及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在使生产环节更智能、更高效的同时,可大幅降低吨钢能耗和生产成本。

在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双重任务中,华鑫源钢铁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将每一个生产环节细化为节点任务,确保每一项指标稳步达标,顺利实现从“旧产能”向“新装备”的跨越。

结构调整

提高产品附加值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华鑫源钢铁集团坚持“绿色转型、专精特新”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装备和工艺优势,加快传统制造业与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同时,持续引进尖端人才,不断强化研发投入,实现产品“普转优、优转特”的跃升,增加了产品“含金量”。

为切实提升“绿色低碳拔丝材”优良的拉拔性能,华鑫源钢铁集团党员技术团队优化轧制参数,通过连续实验和精确测量,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并引入智能监测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轧制参数,使设备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步提升,充分体现了党建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的成果。

绿色蝶变

绘就生态新画卷

“既要钢铁的‘硬脊梁’,更要蓝天的‘高颜值’。”在党建引领下,华鑫源钢铁集团将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至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在2×70万吨轧材生产线项目投产前,华鑫源钢铁集团投巨资完成23项环保改造,真正实现钢铁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绿色生产的背后,华鑫源钢铁集团党员环保攻坚组牵头制订“一厂一策”方案,细化每一个生产环节排放指标,确保环保设施与生产同步运行。在2×70万吨轧材生产线项目的调试阶段,党员团队通过精准监测和实时调控,将原计划需3天完成的工序调试优化为两天,既保证生产顺利启动,又确保节能减排目标达标。

绿色发展不仅体现在环保硬件设施上,更体现在全员节能降耗意识中。华鑫源钢铁集团通过“党员节能先锋行动”,利用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分析能源消耗规律,识别浪费环节,落实100余条节能建议。

从智慧生产到绿色生态,从产品提质到节能降耗,华鑫源钢铁集团不断用“党建红”点亮“产业绿”。站在新起点,华鑫源钢铁集团将以企业党建为魂、以转型创新为翼、以绿色发展为基,瞄准高端产品创新、智慧赋能、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向着“建设精品钢铁基地、打造黄河之畔明珠”的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