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里的柿子红了

□王志英

一走进盐湖区小张坞村,就发现一种奇观: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有柿树,柿树的枝头都挂满了小红灯笼,被太阳一照,晃得人眼花缭乱。

忽然,“啪——”一声轻响,一枚熟透的柿子从枝头掉落。今年雨水充沛,经常出现柿子被打落在地的现象。自然成熟的柿子从高处坠落,往往会被摔碎,玉液琼浆迸发一地,我见可惜,便俯身拾起少许果肉送入口中,一下子就甜到了心底——好爽好美!

熟透的柿子呈橙黄色,深绿色的果蒂点缀其间,表皮光滑,泛着温润动人的光泽,像是一枚瓷器,更像是一块玉石艺术品。

我家门前栽有两棵甜柿子树,不经“温”不经“烘”就能生吃。这甜柿吃起来不仅美味可口,更兼具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能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还能降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果实长得也特别大,像本地的板柿一样,因个头大,适宜旋柿饼,一“泛黄”,老伴就先摘下来一批,用来旋柿饼。

村里旋柿饼,因为量少,都用水果刀削皮,然后将削过皮的柿子放在太阳底下晒。晒时,老伴选择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清洁卫生的地方,用木凳和木棍搭起架子,上面铺好芦箔,再将去皮的柿子向上,单层排在上面暴晒。慢慢地,柿子就晒软了,晒小了。

也有另一种晒法。就是用绳子把果蒂连在一起,穿成一串一串,挂在门前柿子树上晒;或是把削掉皮的柿子串成串,挂在门前竹竿上晾晒。五花八门的晒制场景,也成了巷道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晾晒期间,还需不时翻动柿子,翻动时还要“捏饼”,直到果肉里外皆软,就将其封在缸中或罐中待上几天,然后再倒出来放风。放风后,再把柿饼顶部相合,萼蒂部向外,放回缸罐中“上霜”。上霜时,缸内要先放一层干柿皮,再放一层柿饼,反复叠放,然后密封。

柿饼上霜与环境温度有关,温度越低,上霜越好,所以要把它放置在阴凉处。直到霜上好后,柿饼就做成了。

做成的柿饼,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胶质状,口感柔软甜美,是非常好吃的美食。那年我去平陆张店吃羊肉泡馍,门口就有一家卖柿饼的,几乎全是金黄透明胶质状,外表白霜很厚又很软糯,尝一口又甜又凉,让人口舌生津,我当下就买了十斤,带回家与亲友分享。

柿子还可以做醋,名曰“柿醋”。市面上常见的醋,多少里面会添加些东西,吃着、闻着乍酸,而人工酿的“柿醋”,酸里带香,香里带甜,甜里带绵,口感特好。

进入十月,是酿柿醋的最好时节。柿子由青变红,不分大小,不分美丑,皆可作为原料。将采摘回来的新鲜柿子,剥去隆起的柿蒂,不洗入缸,再用塑料布封住缸口。它不怕冻,放在院里都不碍事。到了来年五月,就可用棍搅拌,搅拌时要用桑木棍,搅它十天半月,就可以出缸了。出缸后,立即用做豆腐过渣的细纱布过滤,一天一人可过滤数百斤。沉淀一晚上,红彤彤,又酸又香的农家柿子醋就大功告成,可装器皿,便于食用。这正宗的“柿醋”,含有大量醋酸、乳酸、琥珀酸、葡萄酸、苹果酸、氨基酸,经常饮用,对人体非常有益。

秋日的巷道里,柿子红了,染红了枝头,那是乡村农人最偏爱的秋景,也是季节最温柔的馈赠。它带着丰收,裹着温情,将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期许,都染进了这一抹红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