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彩纷呈护成长——稷山公安撑起校园“平安伞”

记者 樊朋展 刘凯华 张蕊彤 图文

为进一步夯实校园安全防线,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与安全防范能力,近段时间以来,稷山县公安局不断以务实举措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班子成员带队深入校园实地检查指导,各派出所同步组织民辅警走进包联学校,开展“精准化、场景化”的法治宣传,持续为学生筑牢成长“防护屏障”。

实地督导检查 夯筑校园安全底座

在持续的护校工作中,稷山县公安局党委成员及各基层派出所民辅警深入辖区中小学,重点围绕校园内部安防设施、出入口管理、视频监控覆盖、消防疏散通道、门卫值守制度等内容开展全面检查。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民辅警现场提出整改意见,明确责任部门、整改期限和验收标准,确保防控举措落地落实。

在此基础上,各派出所民辅警还结合校园周边实际,强化巡逻防控和风险排查,及时掌握警情、消除隐患。同时,通过与校方沟通联动,完善校园内部安全制度、应急预案和报告流程,使安全管理形成闭环,通过“线下督导+隐患整治”的方式,进一步压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让“防患未然”成为共识。

沉浸式大课堂 让宣传贴心又走心

“看到同学被欺负,是勇敢制止还是及时报告?”

“游戏充值、中奖链接里隐藏的诈骗套路,你能识破吗?”

在各个关于校园安全的宣讲大课堂上,民辅警围绕防校园欺凌、防火防盗防溺水、防性侵、毒品预防、反电信网络诈骗、反邪教、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八大领域,通过互动提问、情景模拟、以案释法等形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记得住、用得上的知识。

针对防范校园欺凌环节,民辅警还不断模拟真实场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矛盾冲突,鼓励遇事及时求助老师、家长和公安机关;在交通安全主题中,民辅警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进一步强化“头盔=生命保护”的意识;在禁毒宣讲中,民辅警展示伪装成零食与饮品的新型毒品样本,提醒学生提高分辨能力,远离毒品侵害。

“真实案例+现场互动”的形式让课堂更有“代入感”,同学们热情参与、积极思考,更直观地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原来诈骗还能冒充老师发通知!”“毒品竟然能伪装成巧克力和奶茶粉!”“在网上乱转发谣言也要承担法律责任!”10月初的一次课堂上,学生们不时发出感叹。

可以看出,一堂堂“沉浸式课堂”,没有空洞说教,只有形象生动的阐释和实用可行的技巧,进一步提升了校园群体的“安全免疫力”,也让“主动防范”逐渐融入日常行为习惯。

守护青春成长 共绘校园平安底色

平安校园建设既是一项长期工程,又是一项关乎每一个家庭的暖心事业。近年来,稷山县公安局始终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的理念,推动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向常态化发展,让守护“不打烊”。

数据显示,目前,稷山县公安局已在全县中小学实现活动“全覆盖”,累计开展专题讲座87场次,组织现场活动31次。每一次讲解、每一次演示,都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安全第一”的种子;每一次互动、每一次提醒,都在悄然塑造正确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过程中,稷山县公安局不断强化“警校家”协同理念,积极与教育部门、教师团队和家长群体沟通联动,及时掌握学生需求变化和校园安全动态,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同时,公安机关通过延伸宣传触角、优化宣教方式、强化巡逻防控等举措,逐步构建校园安全治理格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