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花椒”迎来首个采收季
又是一年花椒红,这几天,在韩城市桑树坪镇卓立村雷家沟组的花椒地里,一串串饱满的“橘红无刺椒”挂满枝头,种植户雷卫锋看着枝头沉甸甸的果实,脸上难掩喜悦——他精心培育多年的橘红无刺花椒,首次挂果便迎来丰收,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印证了特色种植的潜力。
雷卫锋说:“橘红花椒是特色品种,特点就是上色早、颗粒大,爪型紧凑,晒干以后椒仁椒壳发白。它的籽小一点、壳大、产量高,三斤三两就能晒一斤干花椒。还有,这个品种改良以后无刺,也好摘。”
橘红无刺花椒的首次收获也吸引了周边椒农慕名前来,在雷卫锋的花椒地里,他指着挂满花椒果实的枝条,向前来参观学习的椒农细心地介绍。椒农们问品种特性、问种植技巧、问市场行情,雷卫锋都一一耐心解答,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种植经验和心得,鼓励椒农们勇于尝试新品种、新技术。
西庄镇王河村椒农杨林海说:“我到这里学习,看到了花椒的发展前景。主要是要改良,品种要选择果、色泽好的,还有无刺花椒好采摘。回去以后,我也要慢慢的改良自己家的花椒。”
这些橘红无刺花椒果实色泽鲜亮,颗粒饱满均匀。给雷卫锋家采摘了十几年花椒的丹凤县椒客赵淑玲正在地里忙碌着,相比采摘传统老品种,采摘这些橘红无刺花椒,不需要小心翼翼避开尖刺,采收速度比传统品种要快一些。
赵淑玲说:“这种嫁接的椒是爪子大,颗粒大,好摘没刺,比老椒一天要多摘一二十斤。”
自2003年起,雷卫锋便踏上了花椒品种改良的探索之路。多年的种植经验让他发现,传统花椒品种虽品质优良,但易受病虫害侵袭,且对极端天气抵抗力较弱,导致产量不稳定。如何扬长避短?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萌生,将橘红花椒品种嫁接到野生“臭椒”的砧木上。说干就干!从七年前开始,雷卫锋便一头扎进了试验田。他多次请教农业专家,反复筛选、多次试验,最终在2019年成功培育“橘红无刺花椒”,并在2023年大规模种植。新品种花椒利用“臭椒”砧木强大的根系优势,可以让植株抗病性、抗逆性大幅增强,病虫害发生率降低60%以上,同时继承了“橘红花椒”的优良品质。
雷卫锋说:“我一共种植花椒面积100多亩,椒园改造有五六十亩。目前,橘红臭椒根系嫁接的小苗栽植五六十亩。现在,我们的橘红花椒得到了客商的认可,要比普通的品种一斤多卖六七块钱。通过网络宣传,有很多农户看到之后到这来参观学习,引种发展,慢慢也有果农受益了。在以后的花椒种植发展中,我准备把剩余的老椒园全部改造成橘红品种,同时,扩大苗木规模发展,带领农户栽上更好的良种,增加收益。”
(王锐芝 贾文彪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