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调查研究这座“桥”

调查研究就像一座桥,既连着问题与决策,也连着党心与民心,不仅是党员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的实践熔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党员干部更应搭好调查研究这座“桥”,多到基层一线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干出实效,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调研如镜,作风显形。实践充分证明,党员干部作风越实,调研越透,决策越准,服务群众的成效越好。反之,若疏于调查研究,则难免导致政策与民意脱节、决策与实情背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质上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忽视了“沉下去”,一线实践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将难以精准掌握,基层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也无法及时触及,最终“闭门造车”的决策成了失策,“机械执行”的履责更显失责。对党员干部来说,改进调查研究不是作风建设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履职尽责的“备选方案”而是“必由之路”。

调查研究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调查研究搞得行不行、好不好,关键在于调研成果是否充分运用、问题症结是否成功解决。党员干部当以脚下沾泥的笃实、“解剖麻雀”的细致、久久为功的坚韧,将一项项调研成果转化为一件件惠民成效,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当“打卡式”“表演式”调研失去生存土壤,当“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套路彻底退场,当“拜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真找问题、找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调研蔚然成风,新时代的干群连心桥自然会在泥土芬芳中拔地而起。  (摘编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