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集体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万荣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
近年来,万荣县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效明显。去年,全县207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6490.52万元,其中,经营收入5214.2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48个,占比23.19%;50万元以上的村27个,占比13.04%;100万元以上的村13个,占比6.28%。
一、扎实清理农村“三资”,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根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按照市委部署要求,万荣县组织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该县本着“先难后易、依法依规、全面彻底”的工作思路,组织工作专班,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共排查农村集体资产12.69亿元、集体经济承包合同10075份、集体债权2831.23万元、集体债务3645.10万元,完善不规范合同155份、化解集体债务1733.54万元、清收债权339.86万元、新增资产收费30.51万元,发现问题134个,涉及111个村377.46万元。其中,县农经中心督导整改54个,各乡镇自行整改49个,2个问题线索移交纪委监委处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9个。
在全面清理农村集体“三资”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万荣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积极用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测平台,做到农村资金使用、资产资源发包实时化、动态化管理。
加强业务培训。先后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测平台应用及规范化建设培训会议4次,累计培训3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对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盘活集体“三资”。盘活各种可利用的集体“三资”,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参与经营,推动集体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以资产生财。如,裴庄镇沿汾河各村有10万亩滩涂,2022年以来,该镇抢抓清理集体“三资”机遇,规范滩涂管理,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00万元。
统筹使用资金。有效破解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碎片化”的问题,将扶持资金有机整合、统筹使用,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如,皇甫乡胡村等6个村整合财政扶持资金1000万余元,成立了山西华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香菇全产业链发展。高村镇闫景村等3个村整合财政扶持资金150万元,改造原闫景小学为九号院民宿,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5万元。
邻村联合经营。根据相邻村经济基础、区位特征等实际情况,通过联合发包、租赁等方式,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裴庄镇岔门口村依托葡萄产业技术成熟等优势,联合西孙石村,统筹资金、流转土地,搭建高标准阳光玫瑰葡萄大棚100座,承包给农户经营,年产值600余万元,每年为两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各增加30万元。贾村乡大甲村、孙家庄村整合农机设备41台,为周边村果业生产提供托管服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余万元。
村企合作发展。发挥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等优势,引导村集体与企业合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店镇北解村立足城中村区位优势,利用本村闲置的校舍,与企业联建共赢,通过兴办创业基地、振兴仓储和发展夜市经济等多渠道带动周边200余名农民务工就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4万余元。王显乡范家村、万泉乡云顶村等与万荣县木之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联营,走出了一条村企共建共赢的发展新路。
光伏产业带动。抓住时机,培育新兴产业,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县共建成15座村级光伏电站,总规模达864.63kW,不仅解决了55个农民就业问题,还带动14个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增加5.32万元。
入股企业分红。着眼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村基础差、发展途径单一等问题,鼓励村集体入股企业、参与分红。西村乡聚善村购买中药材初加工设备,入股一航家庭农场进行分红,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
三、激活内在发展动力,有效增强乡村振兴动能
万荣县立足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培育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在西村、通化等8个乡镇建立樱桃、香菇等产业党支部,让1200余名党员在产业发展一线建功立业,有力促进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提质、农民增收。
苹果产业上,着重发展果业社会化服务,村集体牵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购买农机,统一提供开沟施肥、迷雾喷药等社会化服务,既促进果业现代化发展,又带动集体经济和果业果农增收。去年,32个村通过社会化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00万余元。
香菇产业上,村集体牵头建立标准化制棒车间,为菇农进行托管制棒,实现集体经济与群众口袋“鼓起来”。立足香菇大棚投资额大、受益面广的实际,采取县级统筹布局、乡村统一建管、菇农分户经营、群众零散务工等方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建设大棚,群众租赁经营,推动产业提质、村集体经济壮大、菇农增收。去年,43个村通过香菇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00万余元。
中药材产业上,村集体出资购买分级选药和切片初加工等设备,为广大中药材种植户和40余个初加工药企提供种子提纯、药材分级、切片初加工等服务,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去年,21个村通过中药材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0万余元。
农旅融合产业上,推动李家大院和孤峰山、飞云楼、后土祠“三大片区”联动发展,把万荣苹果主题公园等8处特色景点以及万荣古月吾乡·爱琴海民宿酒店等118个乡村文化点、民宿点、采摘点串联成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万荣县用集体经济成果反哺民生事业。裴庄镇对农民缴纳医保费实行集体补助,近两年补助总额达350万余元。上王信村和西孙石村统筹集体经济200多万元提升全村基础设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张志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