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文旅+康养
“三核”构建阳王发展新范式
近年来,新绛县阳王镇立足自身优势,科学开发利用温泉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温泉医药养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让温泉这一优势资源持续发“热”。在阳王镇,76℃的天然温泉汩汩流淌,30余种中药材扎根沃野,千年农耕文化与现代康养理念碰撞交融,为游客铺展出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田园画卷。“五一”假期即将到来,阳王镇北池村正以“温泉+文旅+康养”的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全民康养地”
新绛县投资1250万元打造的温泉康养综合体,让普通村民和游客都能共享天然馈赠。
“以前泡温泉不方便,现在咱老百姓能天天泡。”北池村村委会主任杨俊明指着新建的温泉大楼说,“村里人腿疼都靠土方子,现在泡温泉成了‘新时尚’,村民88元即可享受包月不限次数的温泉洗浴服务,短短20天销售出去了约200张月票。”北池温泉的独特之处在于“药汤养生”。当地温泉富含矿物质,结合种植多年的中药材资源,村里研发出多种药浴配方。正在泡脚的游客李女士赞叹道:“泡完浑身轻松,比城里的温泉馆有特色多了!”
温泉产业的兴起,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更催生了新的经济业态。三栋独具匠心的温泉民宿小院,每个房间都采用新中式设计。游客张先生感慨:“在这里既能享受温泉康养,又能体验田园生活,物超所值!”目前,全村已有十余名村民在温泉项目务工,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
杨俊明说,未来北池村还将在荒沟里养殖鸡、猪等,提供农家乐服务,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餐饮体验。此外,北池村还计划在温泉疗养中心大楼的二楼设置餐饮和住宿,进一步完善温泉产业的配套设施。
近日,北池村的三栋温泉民宿小院已正式对外营业。这三栋民宿小院以其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预订。每栋民宿小院都有两层,内有5间标间、3个卫生间和两个客厅,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民宿小院内还设有专属泡温泉的池子,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休闲体验。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宁静的乡村生活;可以在这里喝茶聊天,欣赏自然风光,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温泉+中药材”
阳王镇的温泉康养产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离不开阳王镇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当地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村民们世代以种植中药材为生。中药材是阳王镇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2.5万亩,主要有远志、柴胡等30多个品种,其产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客商,并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
近年来,阳王镇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扶持,进一步扩大了中药材种植规模,建成了占地面积20亩、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的中药材示范基地。基地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由教授田洪岭每年定期前来传授先进经验,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这里的中药材品质好,深受市场欢迎。”该示范基地负责人说。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目前,阳王镇的中药材年产值近一亿元,供应给葵花、步长等在内的十余个大型制药公司。
中药材基地的成功,为阳王镇的温泉康养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绿色基石”。北池村村民们将中药材与温泉洗浴相结合,开发出多种药浴配方,让游客在享受温泉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中药材的独特功效。这种“温泉+中药材”的康养模式,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也为北池村的康养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商融合“新引擎”
在温泉康养和中药材产业的基础上,阳王镇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温泉 +文旅+康养”的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北池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我们希望通过文旅融合,让游客不仅能享受温泉康养,还能体验到阳王镇深厚的文化底蕴。”阳王镇镇长蔺晓说。阳王镇计划“五一”期间在北池村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包括书画展、农耕文化展等。这些活动不仅会展示出阳王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据悉,此次农耕文化展共收集了100余件富有当地特色的农具,通过实物展示和图文介绍,让游客深入了解阳王镇的农耕文化。
北池稷王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主祭农耕业始祖——后稷神的庙宇,也是山西省考古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稷王庙。“五一”期间,稷王庙将对游客开放,届时还有花鼓、舞蹈等表演活动,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与此同时,位于阳王镇阳王村的稷益庙在“五一”期间也将同步开放,庙内壁画展示了晋南地区的农耕文化,壁画上有农民使用农具工作的场景,还有祭祀文化、乐器演乐等内容。这些壁画不仅展示了阳王镇的农耕文化,还反映了当地的历史传说和社会生活。
阳王镇以其独特的温泉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期望在“五一”为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盛宴。从温泉康养到农耕文化展,从特色美食到民宿小院,再到独具特色的中药材基地,阳王镇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魅力与活力。
“下一步,阳王镇将继续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更加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美好的旅游体验。”蔺晓说。
本报记者 李 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