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按下“焕新键”
——新绛县以“三大行动”推进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
记者 付 炎 通讯员 卫世新 秦惠坤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眼下,在新绛县文庙南路改造提升施工现场,打桩机有力运行,挖掘机挥舞长臂,推土机穿梭往来,工人们抢抓时间加紧施工,一派热火朝天。
新绛县绛州古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对老城区11条主要街道进行改造提升。文庙南路作为最后一条改造提升的道路,施工方争分夺秒推进工程进度,全力以赴争取在今年6月实现全面完工。
作为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县,新绛县今年以来大力推进古城提质焕新、城市提级扩容、农村环境提优赋能“三大行动”,努力探索一条既有鲜明地方特色又契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全新发展道路。
古城提质焕新
雕琢古韵风姿,绽放历史光芒
新绛县作为晋南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城提质焕新行动是新绛县推动绛州古城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的核心任务,其目标在于重塑古城历史风貌,彰显古城独特魅力,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筑牢根基。
大力推进古城建筑外立面改造,重塑历史风貌。
该项行动涵盖多个关键内容,包括重塑历史风貌、开展“三线”入地专项整治、加强文物保护修缮、提升古城人居环境质量、加快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及培育旅游发展新业态。
在重塑古城历史风貌方面,该县启动实施安子巷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对安子巷、常家胡同、贡院巷至衙署等历史文化街区内14条传统街巷的建筑,从外观风貌到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整治提升,精心修缮保护11处公有历史建筑。同时,启动历史文化名城顺城街片区保护提升项目,对该片区的传统街巷开展综合整治,对西天池及周边区域进行风貌优化,并配套建设停车场、游步道等,力求让古城的每一个角落都既有历史韵味又有现代活力。
在古城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作中,该县相关部门规划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项目:全力推进东天池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启动治汾塔修复及周边环境治理项目,开展绛州古城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建设工程。同时,在古城范围内的小游园、小广场更新或增设一批健身设施,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我们将加快完成《新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绛州古城保护更新规划》《绛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评审批复工作,不断完善古城保护体系。围绕古城‘一街、二门、三关、五坊、六十二巷’建筑布局,对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地段进行科学保护修复与提升,充分激活小微空间和特色建筑的活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进一步完善古城功能,彰显古城独特韵味,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字招牌。”新绛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城市提级扩容
补齐发展短板,增强承载实力
城市提级扩容行动是新绛县把握文旅赋能型试点县机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全方位提升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这项行动主要涉及有序更新市政基础设施、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垃圾循环减量处理、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稳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强化城区精细化管理等方面。
主街道改造升级稳步推进。
今年,新绛县举办的“绛州古城中国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火爆“出圈”,深厚的文化底蕴、可口的美食及贴心的服务,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留下了难忘的旅游体验。
新绛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将充分总结运用“绛州古城中国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的成功经验,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扎实推进文化活动中心改造项目、绛州鼓乐非遗传习用房改造提升项目、绛州古城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项目建设;常态化开展精品文艺演出活动,推动绛州鼓乐、蒲剧、绛州皮影等地方特色文艺表演进景区,每周末推出沉浸式情景剧演出;建设超现实沉浸式游艺空间和VR数字元宇宙大空间,打造龙兴塔、绛州三楼时尚与科技相结合的灯光秀,创新现代文物深度体验游,从多个维度提升绛州古城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建部门加快推进破损道路、人行道及路缘石的修复工作,加强对供水、排水、燃气等井盖的日常巡查和维护,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启动龙兴北路北段地下管网建设项目和新城区一次管网及换热站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供热、供水、排水等管网系统。
在住房保障领域,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新城区鼓水街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切实满足征收拆迁户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着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新绛县积极推动垃圾循环减量处理,计划建设专业化垃圾中转站,购置新能源环卫设备,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努力打造清洁宜居的城市环境;加强管护力度,建设更多口袋公园和小游园,更新健身设施,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稳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完成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农村环境提优赋能
整治乡村环境,打造宜居家园
2月28日,新绛县114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进驻153个包联行政村,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乱堆乱放、枯枝烂叶、杂草杂物、生活垃圾等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清理,确保整治一处、亮丽一片。
农村环境提优赋能行动是新绛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旨在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具体工作中,新绛县首先开展农村垃圾治理。聚焦交通沿线,全面彻底清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确保交通干线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在村内,以公共区域、背街小巷、河塘沟渠为重点,集中整治垃圾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等问题,全面清除垃圾围村现象。
其次,该县大力推进残垣断壁和废旧建筑整治。对影响村容村貌的废旧房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缮或清理,合理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拆除道路沿线废旧建筑和影响视觉的污染设施,同步开展农村“三线”整治,按照“强弱分设、整齐有序”的要求,清理合并散乱、断头线缆,并有序推进入地改造,着力提升村庄整体风貌,让村庄道路景观更加整洁美观。
此外,该县加强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全面清理农田、河道、道路两旁的秸秆、废弃农膜等,规范畜禽散养行为,积极推进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引导农户开展庭院整治,鼓励群众保持房前屋后整洁,发展庭院经济,打造小花园、小果园,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我们统筹规划建设生产路和生活路,结合3.3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田间道路、农田灌溉设施。统筹推进40个村的道路、排水管网、绿化、照明、‘三线’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生态停车场,合理布局乡村小游园,积极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年底前,计划再建成3个精品示范村和20个提档升级村,切实满足农村高质量发展、农民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新绛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夜幕降临,绛州古城内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新城区商业综合体霓虹闪烁,乡村文化广场响起鼓乐声。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以“三大行动”破解保护与发展的时代命题。
摄影:特约摄影 高新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