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母亲爱着的年年岁岁

□隋艳梅

岁月如诗,经年之后才发现,有一份深深的感动,穿越了时光的久远。

那一年,儿子3岁。

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窗外的寒风任意地肆虐着。又一次寒潮来袭,很多人都不堪其苦而感冒了,儿子也感冒发烧并且咳得厉害。

一阵阵响彻肺腑的咳声后,他的小脸憋得通红。我焦急万分,想尽千方百计哄他吃药。小家伙边咳边躲,就是不肯吃药。我软硬兼施,他摇头晃脑,始终不肯。母子正僵持不下,母亲打来了电话。

“天冷了,孩子没感冒吧?你也多穿点儿,别冻着……”絮絮不止。我急着给孩子喂药,匆匆回应了几句就挂了。

挂了电话,我又将掺了白糖的药端在手中哄儿子喝。他边躲边用小手推,一把将药汁打翻在地。那一刻,我又急又恼,眼泪都掉下来了。

记忆的电光火石之间,恍若看到20多年前,母亲也曾如此为她生病的女儿心焦。

那一年,我9岁。

记忆中也是一个寒冬,一场流行性甲型肝炎将我按倒在病床上。那时,村里其他几个生病的孩子都在喝草药。

一个残阳西坠的黄昏,母亲将她亲手煎好的草药端到我面前。

“孩子,快来喝药吧。这药里我给你加了白糖,喝完再含块冰糖就不苦了。”母亲小心翼翼地舀一勺药汁,轻轻地吹了吹,然后送到了我的嘴边。我轻吮一口,顿觉一股苦味瞬间在舌头上漫延,随后遍布口中,甚至连五脏六腑都被浸透。在我急忙连吐几次口水又喝下一杯水之后,那苦味始终不减。于是,我坚决抵抗,不再碰一口草药。

那一次,母亲把药温了好几遍,又加了很多糖,好说歹说,那个被她宠坏的女儿还是没有喝。

第二天,母女的斗争又上演了无数个回合。还是以母亲的失败告终。

第三天黄昏,母亲叫来了叔叔,要强行给我把药灌进去。两个大人,一个按住我反抗的手臂,一个扳开我的嘴要给我灌药。最后,药没灌下多少,母亲和叔叔筋疲力尽。之后,母女俩都痛哭不已。这一次,母亲又放弃了。

那时的我,一味任性竟不知道,愁苦的母亲一夜未眠。

第四天,母亲听说市里的医院有针药能治这个病,只是价格很贵。于是,母亲凑好了钱,托人给买来了针药。在此后的20多天里,每个黄昏,医生都会来给我打一针。看着我慢慢能吃下饭,脸色也越来越好,母亲的愁容渐渐舒展。我只知道,村里的孩子都是吃草药治好病的,而我是扎了20多天针才好的,却不知道母亲害怕我不吃药病好不了,曾经是如何惶惶终日。

“养儿方知父母恩”,如今每当儿子生病时,我就会想起那一个个母亲辛苦喂我吃药的黄昏。想到当年母亲的不易,一份穿越时光的感动就会无数次在心中激荡。

今年春天,母亲63岁了。

有天傍晚给母亲打电话,电话里她声音很小,有气无力的。我怀疑她的心脏病又犯了,便打算开车接她去医院看看。她不肯去,怕给女儿添麻烦,总是以为小毛病,吃着药挨一挨就过去了。母女僵持了许久,总算把她劝到了医院。

一番检查后,医生给开了药。她担心花钱多,要给我钱。我给她看单子,说不贵,她才释然。

其实她已经不舒服了两天,却总怕给女儿添麻烦。

那一夜,我久久未眠。为自己对母亲的照顾不周自责,为母亲的身体健康担忧,也为母亲这一代人的质朴无私感动。年轻时,他们再苦再累,没有苦着孩子。年老后,总是想着自食其力,尽力自理不拖累孩子。如今的她,像风中的残叶,身体大不如从前。然而她始终闲不住,给弟弟看孩子的同时,还要到物业做保洁的工作,为的是自己有点收入,减少儿女的负担。

母亲对儿女的这份朴素而无私的情感,怎能不让人动容?这份感动,跨越了悠悠岁月,温暖着我的心田……

当岁月无情地漂白了您的头发,当时光不停地将您的皱纹镌刻,当生活慢慢地消磨了您的健康,母亲啊,我愿用一生,换您岁月长流、安康无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