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王高秀岩

黄建中

廉城里因高秀岩而载入史册

廉城里,因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屯兵于此而得名。这并非民间传说,因为它早在唐代时,已正式载入史册。《渤海郡王高秀岩碑铭》明确指出:元和二年(807年),“合附于绛州稷山县廉城之原,维绛神州,我高旧里。瞻彼原田,实曰桑梓。”《渤海郡王高秀岩碑铭》全文收入《全唐文》,廉城里因之永远载入史册。

在唐代历史上,渤海郡王高秀岩是和汾阳郡王郭子仪齐名的伟大人物,他是廉城的骄傲,更是稷山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载入二十四史的名贤。

出身勋贵世家累立战功

高秀岩(690年—761年),唐朝绛州稷山县廉城里人,勇冠三军,战功卓著,是唐代著名军事家。历任壮武将军、同州襄城府折冲都尉、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东节度使,封渤海郡王,实封七百户。

高秀岩的曾祖高表仁,担任过隋朝鸿胪寺少卿、鄜易延三郡太守,封归德县开国公。祖父高章皇,担任过太中大夫、太子家令。父亲高守礼,在唐代历任朝请大夫、鄜州司马,赠绛郡太守。

高秀岩在开元年间,随陇右经略使张志高与吐蕃战于大非川,跃马援枪,麾阵尝寇,搴旗斩将,左拂右萦,丑虏周章,莫敢仰视。官军乘便大破凶徒,授华州万福府别将,赐绯鱼袋,提拔为皇宫宿卫部队将领。扈从唐玄宗金舆秋狝,冬狩射牲,对御不发虚声。授壮武将军、同州襄城府折冲都尉、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旋改任左虎贲将军,因给父亲守制而里居三年。

三年期满,河东节度使王忠嗣奏请起复,唐玄宗任命高秀岩为河东节度都虞候。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升临洮军大使、辅国大将军、陇州刺史。不久又任河西、陇右两道节度副使、河源军使。他统率将士,连续攻克吐蕃的石堡城和树敦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前后大阵三十,小阵数百,皆能外仗天威,内凭忠勇,或抽戈直进,或去胄先登,或击桑示威,或鞭马突入,履危若闲,游刃其间,勇冠三军。

平定安史之乱以功封王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道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部下15万军队,突然在范阳起兵叛乱。安禄山久经战阵,其部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自从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先后承平100多年,内地老百姓几代人都没有见过战争。叛军所经州县,望风瓦解,地方官不是开门迎接叛军,就是弃城逃跑,叛军十一月初九起兵,十二月十二就打到东都洛阳。

唐朝从上到下,惊慌失措。唐玄宗避往成都,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避往灵武。诗人李白写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旧唐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痛局面,别人从前线往后方跑,而高秀岩却带着部下,从后方往前线跑。

乾元二年(759年),唐肃宗火线提拔高秀岩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东节度使、渤海郡王、上柱国,实封七百户。“公愤气填膺,扼腕抵掌,誓雪国耻,以答皇恩。精练晋阳之甲,善习楼烦之射。募扛鼎拔拒之雄,集投石蒙轮之士。曾未一旬,师逾十万,大誓于易水之阳,众皆敢死,一可当百”。

唐肃宗李亨蒙尘灵武,刁斗警急。高秀岩“东遏同罗,北和猃狁,风驰星奔,聿来行在。奋斯进取,献是谋猷。设左广右拒之规,陈后劲前矛之势,指期刻日,收复两都”。他随同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北庭节度郭嗣业等鸣鼓而行,以张天讨。“援手扑在原之燎,濡足拯天人之溺。王师一举,逆党冰消。日月再清,衣冠重睹,天下蒙赖,岂非公之力耶”。上元二年(761年)八月初二,征战一生的高秀岩因病去世,享年七十有二,因天下未定,权殡于幽陵。

临终训诫子孙廉洁从政恪守忠孝家风

高秀岩病重时,留下遗训,训诫子孙廉洁从政恪守忠孝家风。他说:“洁己者,事君之本。徇善者,从政之具。恪谨者,悠久之资。精诚者,神明之祐。罔有近于憸人,罔有惰于好德。无废吾言,无坠家声,则吾没而不恨矣,尔其识之。”

高秀岩身后获得高度评价:“功名双举,忠孝两全。迈古超今,罕闻俦匹。没而不朽,善莫大焉。”元和二年(807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自幽陵起发,归葬于绛州稷山县廉城里。

高秀岩有子八人,咸负奇才,俱登清秩,人称高氏八龙。孟曰颂皇,瀛州别驾、太仆卿。次曰震皇,卫尉少卿。次曰霁皇,桓州别驾、试太常卿。次曰霞皇,太子仆。次曰霖皇,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充成德军节度步军使兼都虞候、经略副使。次曰霅皇,试太常卿。次曰雾皇,试太仆少卿。季曰霈皇,试卫尉少卿。他们克遵治命,早训义方,如琢如磨,有典有则,遗方余烈,百代传庆,从而名垂青史,万世流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