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有两个菜园子
黄瓜、豆角、西红柿,辣椒、茄子、油麦菜……6月底7月初,盐湖区西城街道杜家村“快乐小菜园”、蔡家村“乐和家园”的菜熟了。
与熙熙攘攘的城市只有一步之遥,这里却充满田园气息,是城里人周末劳动、休闲的好场所。
7月1日,是党的生日,西城办党委书记徐志勇第N次来到杜家村“快乐小菜园”。
“门口的牌子有点现代,将来要改成仿古的,两边各种一棵大树,让枝叶在生长中自然而然笼住立柱;院内要遍植树木,让城里人来了有纳凉的去处……”见到杜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俊峰,徐志勇迫不及待地发表意见。王俊峰认真听着,不时插话询问。最后,两人干脆找来一张纸,描画草图、“纸上谈兵”。
“快乐小菜园”是西城办“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硕果。去年,徐志勇在调研中发现,西城办的许多村庄虽然就在城边,但耕作方式还比较落后,没能与城市融合发展,村集体真是“一清二白”。
怎么破解这个问题,他想到前几年流行的“QQ农场”,城北、城东都有发展,而城西却是个空白。很快,西城办党委制定了发展计划,离城近的杜家村率先发展起来。
该村流转30亩土地,由村里成立公司,规划了293块小菜园,每块30平方米,统一提供水源、技术、种子、工具,还与区蔬菜办建立示范园作示范,吸引了大量城里人来这里当菜农。目前,该村已承包出去106块小菜园,全部长势良好。进入夏季以来,每天都有城里人来这里干活、收菜。
为了让城里人来了就不想走,该村还建设了一座占地270平方米的鱼塘,可供垂钓;依托剩余菜地的蔬菜资源,开了一家农家饭店,开业一个月,收入还不错。
“我们还吸收11个村民长期务工,包括贫困户佘新恩,解决了大家的收入。‘快乐小菜园’作为一个样板,也正在吸引更多村民关注并加入进来。”王俊峰说。
蔡家村的“乐和家园”与此相仿,由村委会主任王冬贵个人承包建设,地块设得大一点,鱼塘建得大一些,但配套服务还有待加强。这里的亮点是将来可以承包樱桃、枣桃、葡萄等作物。“都不打农药,自然熟,不一定好看,但一定好吃。”王冬贵说。
“这两个村共同的发展方向是乡村旅游。目前,两村的配套设施还有差距,但村干部心劲很大。我们一定要持续努力,把‘快乐小菜园’和‘乐和家园’办出规模、办出特色,探索出城郊农业发展的新路子,让西城的村庄都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徐志勇信心十足地说。 (记者 苏黎原)
(编辑:吴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