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典型案例中,我市7家入选,排名全省第一

以“典型”促发展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11-29

记者 范 娜

蔬菜成熟了,闻喜县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们笑得合不拢嘴。(资料图片)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山西省共4家入选,我市占了3家。

至此,在全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名单中,我市共有7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入选,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这7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是:2019年入选的临猗县王万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稷山县全胜家庭农场,2020年入选的新绛县珍粮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临猗县娜杰家庭农场,今年入选的芮城县惠丰果品专业合作社、闻喜县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临猗县郭秀爱家庭农场。

近年来,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更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那么,在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中,我市有什么特别的做法呢?

铸牢合作纽带

推动果业提质

任战战是芮城县古魏镇三道斜村人,合作社帮果农过上好日子,他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

1991年,任战战经营了20多亩果园。因为地理位置不太占优势,且富士苹果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他的苹果一直卖不上高价。2008年,他加入了芮城县惠丰果品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他接受了来自山西农大、郑州果树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的培训,并享受了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在果树管理中,任战战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采用了间伐改形、测土配方施肥等10项实用技术,果园一级果率达到40%,每公斤增值0.3元,每亩增加收入1000余元,而他也慢慢由一名果农成长为苹果种植土专家。2010年,他成立了芮城县战战苹果专业合作社,给果农培训,讲解病重害防治,更换新品种等知识。

芮城县惠丰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4月,实行“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现有登记注册成员218户。合作社始终坚持“依果而兴,为农而行”的理念,依照“举龙头、搭桥梁、建基地、牵果农、促增收”的发展思路,一手牵果农,一手联市场,与农户结成了紧密型利益联合体,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双赢。

自成立以来,惠丰果品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了全县7个乡镇、48个自然村,帮助16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58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蹚出了一条以大社带小社、强社带弱社、联社带分社的新路子。合作社先后被评为运城市百强示范合作社、山西省服务“三农”先进单位、山西省巾帼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中国十大果品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实施方案》,把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培育纳入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定期调度检查,形成高位推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培育了一大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带动力强的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20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地方性法规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依法监督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同时,强化人才支撑,加强跟踪指导。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分期分批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开展培训,提升他们的自主经营、科学管理水平。鼓励优秀党员、妇女、大中专毕业生等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市县两级农业部门从构建指导、规范、服务、扶持和监督的服务理念出发,成立以农经系统人员为主、社会聘任人员为辅,覆盖县乡两级共计310余人的辅导员队伍。各级辅导员立足培育、指导、规范等职能定位,通过定期巡查走访、精准培训、座谈、现场指导等,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进行一对一跟进指导服务。

持续打造品牌

发展蔬菜产业

闻喜县桐城镇邱村是一个只有600多户人家2500多口人的村庄,家家户户靠种菜年收入竟有10万元左右,在外村承包地种菜的农户,年收入更是多达20万元。城里的旅行社知道这个村里的人有钱,一到农闲时节,就过来吆喝“附近景点一日游”。村民们有了闲钱,多年来把远远近近的景点都逛遍了。

邱村人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闻喜县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帮助。

成立于2010年12月的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覆盖桐城镇6个行政村,吸纳130户种植户入社,户均年增收10万元左右,辐射带动周边10多个行政村500余户农户发展设施蔬菜、露地蔬菜6000余亩,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蔬菜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合作社坚持“以规范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的发展战略,推行“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的经营模式,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服务社员,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绿色生态、增收致富”之路。

除了服务桐城镇及周边行政村的蔬菜种植户,合作社还为全县经济发展助了一臂之力。

2017年,合作社牵头组织成立了闻喜县蔬菜产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行业发展和广大菜农的服务需求,加强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为菜农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引导会员单位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在该协会的积极倡导下,全县各类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3万余亩。

2019年10月,合作社理事长王作新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视脱贫攻坚为己任,本着“就近安置、双向选择、合作双赢、助力脱贫”的原则,依托合作社成立扶贫车间,发布招工信息,吸纳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务工就业。

此外,合作社还充分发挥邱村地处城郊的优势,大力发展三产融合,吸引市民参加认领、采摘、观光休闲等活动,丰富优化市民生活体验,以休闲农业为引领,通过“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激发市民消费潜力,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已成为全县规模最大、制度健全、运行规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2013年被批准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2015年被评为“山西省十佳优秀园区”,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近年来,我市注重合作社创新发展,推进联合合作,引导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应用先进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鼓励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加强相互间的联合与合作,在推进小农户的现代化生产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以地域主导特色农产品为纽带,以示范社为抓手,加速推动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垂直合作,或横向一体化的再联合,采取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组建联合社,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逐步提高农民合作社订单生产、服务的业务比例,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议价能力、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联合社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共同体。

抓住关键环节

探索科学种粮

在临猗县孙吉镇贾寺村一带,活跃着一支收割、耕种、管理粮食作物的精锐队伍。

这支队伍就是由临猗县郭秀爱家庭农场成员组成的。

临猗县郭秀爱家庭农场成立于2016年,在成立初始,就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在改善水利条件上下本钱,先后投资10万余元,购置了一台国内一流的大型喷灌机,配套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不仅使80%以上土地实现了旱涝保收,而且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逐步扭转了农民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其次农场在土壤改良上下功夫,购买了大型铲车,对所有耕地进行平整深松深翻,将全部秸秆予以还田,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大大增加了有机质。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规模经营的实际、现代农业的要求,都需要大力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为此,农场又先后购置各种农业机械20台(套),且大都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设备。其中,大型拖拉机2台,大型铲车1台,联合收割机、深松整地联合机、自走式植保机各1台,免耕全层施肥精量播种机2台,灭茬旋耕机、深松机等10台,植保无人机2台,使农场的耕、种、防、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去年和今年,农场又新购置了两架最新款植保无人机,载药量分别为20升和40升,不仅药物喷洒均匀、防治效果良好,而且省时省工省药,效率大幅提高。

近5年间,农场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累计达到上百万元,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该农场种植规模达780亩,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去年,生产小麦33万公斤,玉米57.55万公斤,总产值166万元,实现利润38.3万元,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7.6万元,走出了一条依靠种粮致富的新路。2017年以来,该农场先后被评为“临猗县示范家庭农场”“运城市示范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多亏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在购买机械设备时,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临猗县郭秀爱家庭农场成员王成学说。

运城作为农业大市,历来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坚持“稳粮保供”,实施“特”“优”战略,着力构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组织推动、产业培育、规范管理、政策扶持”四大体系,重点围绕“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融合化”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品质农业、品牌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强市,扎实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

今年,市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山西邮政运城分公司、山西邮储银行运城分行出台了《运城市惠农合作项目实施方案》,成立惠农服务工作专班,依托邮政系统金融、电商、寄递“三流合一”的优势资源,破解当前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热点、痛点问题;先后组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参加北京、武汉、西安等地农产品展销会、农超对接会、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等,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与超市、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搭建流通合作平台,增强其带领农民闯市场的能力。

同时,加大财政扶持,创新金融服务。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安排农业产业化、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时,坚持把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作为支持重点,积极探索以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用好项目资金和农业扶持资金。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购置冷链、仓储、加工等基础设施装备,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实力。鼓励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推动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研发专门信贷产品,缓解融资难题。积极增加农业保险品种,探索开展完全成本保险、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型农业保险品种,满足农民合作社多层次、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应对风险能力。

开展示范创建,提升发展水平。先后出台《运城市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评定及监测办法》《运城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评定及监测办法》,积极开展部、省、市、县四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省、市、县三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全面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探索开展家庭农场标准体系建设和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对各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发展运营实行动态监测,确保其健康、规范、高质量发展。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