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念家乡耕耘新农田——记全国劳动模范王经君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2-08

□记者 陶登肖 见习记者 郝丽莎

王经君(左)与同事探讨新产品实验反应 陶登肖 摄

“11月24日的北京,格外美丽。这一天,我非常荣幸地作为一名全国劳动模范,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近日,记者见到赴京归来的王经君时,他激动地说,聆听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他深刻地认识到劳动者最光荣、最幸福的内涵。

王经君36岁,万荣县何庄村人,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山西道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微生物发酵攻关组组长。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带领团队获得两个发明专利,2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他也先后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盐湖区“拔尖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等称号。

◆抉择,回乡建设

“朋友们都笑我‘用20多年的寒窗苦读,从农村奋斗到了北京,却用两个小时从北京回到了农村’。”王经君说,“虽然有很多人不理解,但回乡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

早在上大学时,王经君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北京周边的大兴、延庆以及天津、河北等地的大棚里、田地边,与当地农民共同探讨农业的发展。当看到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不断加大化肥的使用量,造成土壤板结和次生盐渍化,甚至很多大棚里都出现了整棚秧苗烂根等现象时,王经君受到了震动。

回到家乡还是留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是王经君毕业后面临的第一个选择。2012年7月刚毕业,就有大型国企向他抛来橄榄枝,各方面待遇都不错。但每每想起大学时的所见所闻,他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难受。

要想摆脱当前农民种地的困境,必须寻求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替代化学肥料的使用。王经君为了寻求答案,经常到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向专家请教学习。“也许生物技术将颠覆整个中国农业。”专家的一句话给了他灵感,让他看到了希望。

“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改变大家落后的农业生产观念,让广大农民受益。经过仔细考虑后,我决定回家乡运城。”王经君说。当时,他现在所在的公司也在进行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这更加坚定了他回乡的决心。

王经君回乡的决定,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老师和同学们也为我感到惋惜。”王经君说,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对于回乡的这个选择,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我这个人比较拗,只要是自己认定的,就不会放弃。所以,不管家人当时能不能理解,我都会坚持自己的选择,这大概就是万荣人的‘zeng’气。”王经君说,他对自己有信心,也相信家人、朋友会慢慢理解他。

◆努力,成就梦想

“当时,农业微生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只能靠自己摸索。”王经君说,从理论上说,微生物菌是可以改善土壤的,但实际效果到底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打了一个问号。

在研发的初期阶段,王经君与同事整天吃住都在公司。“研发过程中,我们会根据情况不断调整、改进。”王经君说,产品需要适合一年四季气候的使用和贮存,所以一个新产品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观察、实验才能投入生产。

终于,他们在2015年突破了生物肥料的技术瓶颈,研发生产出天然生物膨大着色剂“红靓”和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活菌包膜白龙珠”等系列产品。这一系列微生物产品的问世,不仅给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折点,也给王经君带去了新的希望。

产品的成功研发只是开始,让微生物肥应用到更多的土地上,改变生产模式、推广全新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才是王经君的目的。

一个新产品的成型,不仅要经过研究人员无数次的实验,还要经历市场的重重考验。回乡后的3年,王经君除了研发产品,还四处讲学,通过讲座、培训、现场观摩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新产品、试用新产品。

农业生产从种植到收获,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王经君和他的团队成年累月蹲守在田间地头,记录数据,全程检测跟踪,用实在的成果让农民更深刻地感受到田地的变化,从而改变农民的看法。为了说服农民试用新产品,王经君带着自己的推广技术服务团队,奔走于全国各地,深入到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和农民面对面交流,并亲自进行试验。

“推广新产品的关键在于农民和销售员。”王经君说,但想要改变农民几十年以来的惯性思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闻喜县阳隅乡阳隅村的农民李金元,有将近30年树龄的果树,前些年因为管理不当,造成树枝衰弱,8亩苹果树相继出现了腐烂病。王经君和他的团队经过土壤检测,更改用肥方案,逐年间伐,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大量使用微生物肥料改良土壤,修复根系,经过几年的努力,让老果园焕发新生命。

“除了农民的认可,销售员也是推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他们真正理解微生物菌,才能够将产品卖出去。”王经君说。经过多次培训,公司的生产人员以及销售员不断加深对微生物菌的认识,在推广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

2012年至2014年,王经君联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每年开展200场以上的培训,四川、浙江、河南、陕西、海南、内蒙古、新疆等20多个省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现在,王经君每年培训全国各地农民1万人次,至今累计达10万人次以上。

◆创新,不断发展

除了产品的功效,包装也是需要考虑的一部分。“微生物菌在市场上没有先例,刚开始我们使用的包装瓶和以前的一样。”王经君说,微生物菌经萌发后,产生二氧化碳,会导致胀瓶现象的发生,严重情况下会直接导致瓶盖掀起,给运输造成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产气的问题,王经君和团队不断调整配方,降低PH酸碱度,但是效果都不大。

“我们突然想到,可乐也是产生气体的,为什么人家的包装瓶就没有问题呢?”王经君说,“我们将包装瓶换成PET材质(俗称涤纶树脂),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经过市场的检验,王经君带领的攻关小组微生物系列产品多次获得省级奖项。这些产品投入使用后,农民的商品果率由原来的40%增长到了90%,每亩增收2000元~3000元,现在每年推广使用面积达10万亩以上,每年可为农民增收两亿元以上,同时也为企业创收1000余万元。

2018年,王经君带领团队成员,与中科院达成新的合作,进军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新领域。经过两年多的攻关试验,具有修复人体关节软骨组织的氨糖产品,又成为公司新的拳头产品。现在,他们的科研成果正在形成产业优势,首创了国内外合成生物循环再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实现了变废为宝,又推动了产业升级换代、循环利用。

为了方便农民学习和掌握微生物肥,利用工作业余时间,王经君编写了《农用微生物应用宝典》,为广大农民朋友和种植大户正确使用微生物产品提供了强大武器。在不断摸索过程中,王经君总结出受损土壤成套解决方案、提高作物品质的应用解决方案;尝试与农民应用产品的实践相结合,向公司建议开发掌上APP,能够方便、快速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我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只是时刻牢记一句话‘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王经君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